金石刻画臣能为吴谁堂篆刻作品丨禅语专

“古文篆隶之存于今者,惟金石为最古,后人摹仿镌刻,辗转流传,盖好古情深,爱奇志笃,非苟为适意遣兴已也。余宿有金石癖,又喜探讨篆隶之原委,托诸手以寄于石,用自观览并贻朋好,非徒娱心神,亦以验学力。因取义山语刻石,明臣所能为也。乾隆丙午秋盦黄易并志。”

吴谁堂篆刻作品

禅语专场·丁酉中秋

小引:禅与印

谷卿

禅是什么,只怕很难用文字说明,这固然因为禅与文字的关系太过微妙,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历代祖师的偈颂、语录和灯录等,无不是证禅的言筌。宋人特别拈出“文字禅”一义,对用文字解禅、扬榷经论尤为热衷,也常有以“文字禅”代谓诗文者,如惠洪《石门文字禅》即是。不过,禅门终究对诗词这类“语业”抱有警惕之心,以其未能“忘情”故。昔日我曾向陈沚斋先生请教诗法,他告诫万不要用禅语来作诗,万事看得太开,也便没有“诗”了。

禅家到底是不是在叫人看“开”,值得考究。身为“黄龙心禅师法嗣”的黄山谷,一生与诗和禅缠绕在一起,最早出现“文字禅”三字的诗句,也出乎他的手笔,“远公香火社,遗民文字禅”,不管是“政治遗民”还是“文化遗民”,总有股顽固劲在,而在给晏小山词集所写的序里,黄山谷仍不无自嘲地提到法秀禅师对他“以笔墨劝淫”的批评。

以禅语入印,倘若往宽处说,也算得一种“文字禅”。谁堂居士的这十方印作,镌刻习见的禅语和颇见禅意的词句,钤朱成蜕,仿佛是些助力参证的“话头”,说是有来历,却又没来由,今日一道陈现出来,也在述说一种实实在在的“不可思议”。

禅门中擅诗者很多,擅书者也不少,擅印篆者则史载寥寥。明清易代,遗民多逃禅而托迹佛门,亦多以艺文作佛事。无可大智坐集千古,会通西中,曾撰《印章考》一卷,辨名考式,略述印学源流;沙门慧寿富藏鼎彝,以器铭入印,自作玉石之章,周栎园谓“皆俯视文何”。谁堂居士取途汉铸,通涉浙皖,其自署之“谁堂”,也本有些禅宗上的来源,他刀下的篆文钝而实,无机巧,一如其人,不是那炫怪售奇的狂禅,更近于扫洒坐卧的生活禅,无乖八体,不离世法,以不忘情来刻写忘情文字,自有高处。

方寸山热心运筹,因而有谁堂篆刻禅语这一系列作品问世。我既先睹为快,终不免作一些“口头禅”了,只不知会否换来谁堂居士的棒喝。

丁酉中秋前一日于通惠河畔

(作者简介:谷卿,字恕卿,别署潜堂。安徽安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与文化批评,馀事书画,偶涉金石。著有《失语着行吟》,《赵朴初书法精神探论》,《檀屑集》、《缀昵集》、《书画印艺的象与神》等。)

谁堂兄的书法篆刻取法王福厂,我虽然手拙,也是麋砚斋的忠实粉丝。《近代书林品藻录》形容王福厂的作品“通篇看来,便是一轴倪高士平远山水,雅不可及”,并缀赞语云:“琅琊支派,麋砚清真。书印同出,规汉模秦。清姿雅韵,淡静绝尘。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后十六个字概括起来,便是“美雅”。

……

形而上的是“品位”。美丑见仁见智,实在无法定论。而雅俗是文人间的游戏,亦非深入文化三昧者不能体味。我曾经设想过一项方案,用来评价工细派的篆刻作品:将一枚精心雕镌的印章,钤盖在明清刻本上,若能够磊落大方,与书册浑然一体,既不艳丽夺目,也不颓靡委琐,便可以视为佳作。

……

多元社会,谁也无权撼动他人的美学价值取向,所以我等“自知性僻难谐俗”者流,抱定“立足不随流俗转”的心态,三五素心人,交流品赏,自娱自乐,也能够被社会允可。或许若干年后,谁堂兄用刻刀、用毛颖,坚守的这分美雅,又成为某一时代的主流。谁知道呢?

(节选自王家葵先生《双魁堂藏植蒲仙馆一百零八印·序言》)

方寸山按:

佛教题材的书画篆刻艺术历来受到藏家的广泛追捧,名家的精品之作甚至会被长期珍护,发愿供养,其艺术价值往往超过其他题材的作品。相对于书画,印章所涉佛教题材较为稀少,随着近代篆刻艺术的繁荣发展,当代篆刻题材的多元,才有了印文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例如时人所刻《心经》组印,为大家所习见,但大都因为刻意求变,或印风怪诞,或坠俗流,虽禅语亦不能差强人意。禅机话头作印鲜有集中出现,大概是觉得文辞不够“优美”,也或许不够“玄妙”吧。而在笔者看来,一旦知晓其平实有趣的意义后,反倒愈发喜欢。谁堂居士的印风恰好符合了平稳朴实而蕴涵内美的审美要求,篆法不作多余的委曲,话头禅般的交代——这样的印作到底好在哪里?——更多的是需要观者自己思索领会。

石涛上人等画僧的禅语用印

本场印章内容,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也可广施于书画作品;当然也可以作为伴手礼品上的钤印,是布施,如加持;藏书上钤一枚也无不可,掩卷而思,当头棒喝。有禅趣又有禅理的这些话头,应该会比“厚德载物”、“道法自然”更让您生欢喜心吧!

如玉吅斋王家葵老师、潜堂谷恕卿先生这样的赏鉴家所许者,方家同人品评,或亦无异词也。

吴汥涌,字子羕,号谁堂、湜厂、廋斋、荷塘,斋号植蒲仙馆、小莲池馆、古雪斋、古璜楼、竹香室等。一九七八年六月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旧湘乡荷塘)。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当代印坛点将—吴汥涌卷》、《双魁堂藏植蒲仙馆一百零八印》,手钤印谱《木瓜集》等。

金石刻画禅林机锋

《吃茶去》

编号:1

释文:吃茶去

边款:1.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曰(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此禅林公案赵州茶,恐是世人最熟知者,丁酉谁堂。2.儿时老师教“吃”字,曰不可作“口气”,谓有骨刺在喉,如何能吃。今作此印“吃”篆作“口气”,老师见之亦当曰“吃茶去”,丁酉八月谁堂又记。

按语:“吃茶去”典出《五灯会元》,此口头禅如机锋语,为禅门著名偈子。赵朴初曾引此典有句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谁堂刻此语,边款中回忆童年识字,老师解字善喻,今却仍作带骨刺的“口气”字,并料想昔日老师见此,或也当呼:吃茶去。果然印人于文字,非但考究如此,亦有字里相逢,处处关情也。

尺寸:2.5x2.5x6.5cm

价格:元

《放下》

编号:2

释文:放下

边款:初参赵州问:“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州曰:“放下着。”师曰:“既是一物不将来还放下个什么?”州曰:“放不下担取去。”师于言下大悟。谁堂。

按语:禅宗以“放下”为公案题旨,善恶两忘,八风全息。万缘放下,一念单提。“放下”有舍离、除去义,谓一切烦恼皆可放下,除去执念。

尺寸:1.5x1.5x2.4cm

价格:

《即汝是》

编号:3

释文:即汝是

边款: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即汝是。曰:如何领会?师曰:更嫌钵盂无柄那。景德传灯录记智洪禅师事。丁酉八月谁堂刻。

按语:接边款句,是僧问:“如何是微妙?”师曰:“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床前”。如此神回复般的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种种公案,大抵启发问者自省,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尺寸:1.4x1.4x6.5cm

价格:

《了心》

编号:4

释文:了心

边款:了心自了事,陈眉公句,丁酉五月广州观容庚捐赠藏品展归来作此遣兴,谁堂。

按语:陈继儒《小窗幽事》:“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了心便是栖真地,何必烟霞卧白云。

尺寸:1.7x1.7x4.6cm

价格:

《如寄》

编号:5

释文:如寄

边款:浮沉如寄谁非梦,心若能安即是家。丁酉八月刻于东官,谁堂。

按语:此“如寄”意,直与“了心”相谐,浮生忽如寄,了心便是安。

尺寸:2x2x2.4cm

价格:

《麻三斤》

编号:6

释文:麻三斤

边款:如何是佛,麻三斤。丁酉八月谁堂刻。

按语:“麻三斤”即眼前物,谓佛法无处不在,佛者是何物?答曰:干屎橛。“如何西来意,庭前柏树子”云云,莫不如此。

尺寸:1.2x1.2x3.8cm

价格:

《上堂斋去》

编号:7

释文:上堂斋去

边款:一日见侍者托钵赴堂,乃唤侍者,应诺。师曰:“甚处去?”者曰:“上堂斋去。”师曰:“我岂不知汝上堂斋去?”者曰:“除此外别道个什么?”师曰:“我秖问汝本分事。”者曰:“和尚若问本分事,某甲实是上堂斋去。”师曰:“汝不谬为吾侍者。谁堂。

尺寸:2.4x2.4x5.4cm

价格:

《谁缚汝》

编号:8

释文:谁缚汝

边款:僧问,如何解脱,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见生死于汝见。景德传灯录,丁酉八月谁堂作。

尺寸:2.8x1x3.1cm

价格:

《桶底脱》

编号:9

释文:桶底脱

边款:师一日入厨看煮麪次,忽桶底脱。众皆失声,曰:可惜许。师曰:桶底脱自合欢喜,因什么却烦恼?僧曰:和尚即得。师曰:灼然,惜许一桶麪。见续传灯录,丁酉八月谁堂刻石。

按语:禅宗以“桶底脱”喻智光透入,豁然大悟境界。

尺寸:2.8x0.8x5cm

价格:

《主人公》

编号:10

释文:主人公

边款:师寻居丹丘瑞岩,坐磐石,终日如愚。每自唤主人公,复应诺,乃曰:惺惺着,他后莫受人谩。见五灯会元,丁酉八月作于小莲池馆,谁堂。

按语:“自呼呼应已惺惺,不受期谩理不轻。池内白莲香未已,檐前山色四时青”;“瑞岩常唤主人公,突出须弥最上峰。大地掀翻无觅处,笙歌一曲画楼中”。

尺寸:2.1x1.4x3.5cm

价格:

扇面印屏

编号:11、12、13、14

纸本扇面印屏

说明:本式印屏作扇面,凡四枚,举本专场禅语印八方,由谁堂先生亲制。扇面暗记“姑苏健之扇庄精制”、“特选市磬棉料”,为民国时期既盛行的书画用扇,光洁如玉,古法焕然;另一面为空白,不漏墨渍,宜书画,可自配扇骨拂暑,亦可直接装框对赏。

价格:/枚

(注意:此式扇面共4枚,标价为单价,售罄为止;此扇聚集本场“禅语”精制印蜕,结缘印章,分布四方,他日不复,故颇可珍玩。)

注:

1.本专场作品,均顺丰包邮;

2.本平台作品定价不代表作者本人平时作品润例。

3.借此征求“金石刻画臣能为”原创上联,留言至本帖下方有效,

点赞数最高者将获得谁堂先生签名本作品集一份(10月5日21:00截止)。

联系方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pz/9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