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在中药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功效众多,我们熟知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等。但是我们运用最多的一个功效还是益气不虚,不仅是《医学启源》中的“补肺气,实皮毛”,更加是《名医别录》所载“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相对于黄芪,天花粉大家可能就不是太过熟悉,那两者组合在一起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作用呢?我们口尝黄芪,味道微苦,咀嚼后有豆腥味,中药性味微温,因为能够补益脾肺之气而归肺、脾经。当我们脾胃气虚而出现气短乏力,食欲不佳,大便稀溏时常会使用黄芪,因为甘温入脾,在补益我们身体中气有明显的功效,甚至因为中气下陷导致内脏下垂的严重症状也会有较好的改善。中医尤其重视整体观,因为疾病的发生由局部影响整体,整体又会着重表现在局部,肺脾气虚,常常会导致我们全身的气虚,选用黄芪在补气方面功效卓越。天花粉我们相对陌生,首先要知道天花粉不是花粉,在中药的发展历史上也是应用源远流长,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一种名为栝楼植物的干燥根。也许我们会问既然是栝楼根为什么要叫做天花粉呢,又是否药如其名?在古代常常捣烂过滤汁液作淀粉用,因颜色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天花粉含有大量淀粉,初尝会有苦涩的感觉,但是咀嚼后因淀粉分解为糖类,就有回甘之感。天花粉属于清热药,性味微寒,其生津止渴作用广泛运用于临床,归于肺、胃经。虽属于清热药,但是天花粉的功效重点不在于清热,而在于生津,所以不论是因为体内热盛伤阴导致的津液不足,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气阴亏虚而发生的口渴均可运用。另外,正如《日华子本草》所载“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譬如治疗热证疮疡的著名方剂仙方活命饮里面就含有天花粉,虽然由于现在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天花粉在这个领域失去了部分阵地,但是仍有其往日的辉煌荣光。因此,我们将黄芪和天花粉组合在一起服用,就能发挥补气养阴生津的功效,应用的人群广泛。例如暑热耗气伤阴而发生的气虚阴伤口渴,两者搭配补气的同时,能够养阴生津,还兼具清热之功,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长期小剂量服用。黄芪与天花粉这一组药物,有医家用于糖尿病的治疗,针对初期糖尿病气阴两虚,燥热内盛具有直接的治疗作用,也是治疗中期糖尿病应用频率较高的药对,天花粉甚为众多医家称为消渴之要药。《金匮要略》中的黄芪建中汤,所用黄芪大补营卫之气,近代名医张锡纯组方玉液汤治消渴,药用天花粉养阴止渴,取两者之所长而并服之,对气虚阴伤等症功效显著。由此可见,黄芪不仅单独使用效果良多,而且与天花粉这种中药搭配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