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药龙胆

龙胆《神农本草经》

GentianaeRadixetRhizoma

来源及名称释义

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主产于东北地区,后一种习称“坚龙胆”,主产于云南、四川等地

“叶似龙葵,味苦如胆,因以为名”(《本草纲目》),根据形状、味道而得名,又名龙胆草、草龙胆、胆草

功效及辅助记忆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性能特点

大苦大寒,清泄而燥,药力较强,主入肝胆经,兼入膀胱经

善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主治病证

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阴囊湿疹,湿热黄疸

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高热抽搐,小儿急惊,带状疱疹

图片

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性状鉴别

龙胆:呈不规则形的段,根茎呈不规则块片,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根圆柱形,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有的有横皱纹,具纵皱纹。切面皮部黄白色至棕黄色,木部色较浅,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呈不规则形的段,根表面无横皱纹,膜质外皮已脱落,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切面皮部黄棕色,木部色较浅

炮制方法

龙胆: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闷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筛去碎屑

酒龙胆:取龙胆片或段,喷淋定量黄酒拌匀,闷润至黄酒被吸尽,置炒制容器内,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炮制作用

酒炙升提药力,引药上行,用于肝胆实火所致的头胀头痛,耳鸣耳聋,以及风热目赤肿痛等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用法注意

内服:煎汤,3~6g,本品大苦大寒,极易伤胃,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忌服

补充相关论述

“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本草纲目》)

“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本草正义》)

“草龙胆味既大苦,性复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本草经疏》)

“龙胆草,其用有四:除下部风湿,一也;除下焦湿热,二也;除脐以下至足肿痛,三也;除寒湿脚气,四也。又曰,益肝胆之气,凡眼肿睛胀,淤肉高起,痛不可忍者,以柴胡为君,胆草为使,此又眼病必用之药也。”(《药鉴》)

往期精彩回顾▼熬中药的正确“姿势”,您做对了吗

读完此文,人人都会合理服用中药

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黄芩、黄连、黄柏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中药杂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zz/5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