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搜狗百科
别名绵芪;绵黄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黄参;血参;人衔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相关应用
1.脾气虚证
本品甘温,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要药。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单用熬膏服,或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配伍。因其能升阳举陷,故长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常与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若脾虚水湿失运,以致浮肿尿少者,本品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利尿消肿,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常与白术、茯苓等利水消肿之品配伍。本品又能补气生血,治血虚证亦常与补血药配伍,如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以之与当归同用。对脾虚不能统血所致失血证,本品尚可补气以摄血,常与人参、白术等品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对脾虚不能布津之消渴,本品能补气生津,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而有止渴之效,常与天花粉、葛根等品同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2.肺气虚证
本品入肺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常与紫菀、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3.气虚自汗
脾肺气虚之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本品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之品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若因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而易感风邪者,宜与白术、防风等品同用,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本品以其补气之功还能收托毒生肌之效。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可用本品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毒外出,常与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溃疡后期,因气血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用本品补气生血,有生肌敛疮之效。常与人参、当归、肉桂等品同用,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此外,痹证、中风后遗症等气虚而致血滞,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亦常用本品补气以行血。治疗风寒湿痹,宜与川乌、独活等祛风湿药和川芎、牛膝等活血药配伍。治中风后遗症,常与当归、川芎、地龙等品同用,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人参、党参、黄芪三药,皆具有补气及补气生津、补气生血之功效,且常相须为用,能相互增强疗效。但人参作用较强,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并具有益气救脱、安神增智、补气助阳之功。党参补气之力较为平和,专于补益脾肺之气,兼能补血。黄芪补益元气之力不及人参,但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尤宜于脾虚气陷及表虚自汗等证。
食疗做法
茯苓黄芪粥主料:稻米克,茯苓50克,黄芪30克
做法:1.将茯苓烘干后研成细粉;
2.黄芪洗净后切成片;
3.大米淘洗干净;
4.将大米放入锅内,加入0毫升清水,放入黄芪片;
5.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再改用文火煮35分钟;
6.然后加入茯苓粉煮沸5分钟即成。
药用价值:1.本品具有补气除湿之功效,适于气虚湿阻型高血压病患者食用;2.症见头目昏晕、胸脘痞闷、纳呆恶心、呕吐痰涎、身重困倦、肢体麻木、神倦乏力、苔腻、脉濡滑等。
当归黄芪炖鸡主料:小母鸡1只(约1g左右),黄芪50g,当归10g,红枣几个,枸杞子适量,精盐5g,生姜一块。
做法:1,当归黄芪(药店买,只要几毛钱)洗干净,红枣枸杞子洗净,生姜一块拍松。
2,鸡洗干净,滚水中焯下去掉血水。
3,把所有材料放进煲里,加水盖满鸡身,大火煮滚,撇去浮末,转小火慢炖一个小时。
药用价值:在鸡中加黄芪,以增强补气之效,加用当归以促进生血之功,且当归还有止血活血之作用,有利产后子宫复旧及恶露排除,较之单食小母鸡作用要强,故合而具有益气生血、补益五脏、化瘀止血、促进母体早日康复的作用,同时还可用于产后气血虚弱或兼气虚血瘀所致的产后腹疼、恶露不止等病。
猪肝黄芪汤主料:猪肝克,黄芪60克,盐少许。
做法:
1.猪肝洗净去筋膜,切成薄片;黄芪洗净切片,装入纱布袋内扎口。
2.两物同入锅内,加水以文火煨汤,蹄肉熟后去药袋,以盐调味即可。
药用价值:
补气摄血、生津通乳。
黄芪性微温,味甘,补气健脾、补虚生血;猪肝为苫平之品,补肝养血、通经催乳。乳汁不下属虚症者,有偏于气虚及偏于血虚之别,此汤则用于气虚血少。故产后气虚血少所致乳汁甚少,且伴有气短自汗、血虚经闭者均适宜服此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