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案
糖尿病是现代生活中又一大常见疾病,严格意义讲它也是一种症状,是人血液及尿液中含糖量高于正常值的表现。
有患者通过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让血糖得到控制,但摆脱不了长期甚者终身用药,甚者有患者使用不效。而中医以臓腑内在环境的角度进行辨证往往能根治。
西医解释: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皮肤瘙痒。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还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的产生,如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中正医案
徐某,男,52岁,年7月23日初诊。平素未发现有任何异常,但近两月感觉疲乏倦怠、头昏、口干咽干、渴饮水多,去医院做了生化,餐前血糖15.67,尿糖(+++),诊断为糖尿病。
中医辨证
尿不多,口渴,头昏,手稍颤;舌瘦,舌尖红赤,薄苔,脉弦细。辨证为气阴两亏,治疗以益气滋阴。
开具处方如下:
黄芪30g苍术15g玉竹20g生山药30g
天冬20g葛根15g生地30g菟丝子20g
知母15g丹皮15g玄参20g枸杞子20g
前后治疗三个月,期间加减天花粉、沙参等药,到同年10月患者血糖恢复到7.9-8.5,尿糖正常。
中正解析
糖尿病在传统中医学中被称为“消渴、膈消”,以多饮、多食、多尿为特征。该病病机集中在体内津液损耗,不能滋养肺肾之阴,以至于阳能无法潜于阴,从而更加煎熬臓腑阴液。
热灼肺部津液则让人口干多饮,热郁脾胃则让人善饥多食,虚火在肾则让人无法固摄二便,而尿频便坚。
因此,中医治疗常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几个方面着手。久病不仅损耗津液,同时耗损人体能量,要兼顾补给人体能量。
本案30g的黄芪意在补益人体能量,玉竹、天冬、生地、知母、玄参都是直接增补人体津液的养阴本草,从而实现清热润燥。
再有枸杞、生山药、菟丝子补益肝肾,填充肾中精微物质,让虚火得以潜伏。苍术燥湿运脾,以制约阴液过剩造成的水湿内停。加上葛根的升提作用,让阳能得以向全身发挥,加强生津止渴效果。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消耗疾病,中医以补益能量与津液,并强化津液循行和能量输布,从而实现人体血糖趋于常态。
往期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