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品茗” 在这一个超长版的梅雨季,我邂逅了这美丽的花。
整个梅雨季里,我几乎是每天要去看她几回:看她的藤爬上架子,看她的花在夜色中开放,看她的小果初成,看她的果实长大。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刚刚入梅的那几天里。
那天,去拍过豇豆的长荚果,走到严奶奶家的院墙外。看到了这刚刚爬上了木栏的藤。
严奶奶是将她当西瓜种下的。
“西瓜怎么也会爬到架子上来的呢!”
看那叶子,还真的与西瓜叶有几分像呢。可西瓜是蔓生的藤本,不上架子的。
好在,发现她的时候,已经有花苞了。
没过一两天,晚饭后散步的时候,看到架子上的花开了。
白色的。花冠的形态也是我以前没见到过的。
想到超市里摆放着的瓠子,是标称为“夜开花”的。
这就更确认,这不是西瓜,而应该是葫芦科的某种植物。
第二天,确认她是栝楼。《花伴侣》APP更是明确地告诉我,是长萼栝楼。
栝楼,是我早就熟悉的啊。我的邻居中医先生王二爷家就种过的。
那是作为中药材种植的。用的是那果实的皮——瓜楼皮,晒干后入药。里面的瓜种晒干后炒来吃,很香,很好吃,我们称之为“药瓜子”。
前几年,去一个大的国营农场去玩的路上,还看到一大片种着栝楼的架子呢。那架子上挂满了比成人拳头小些的圆果实。
栝楼,在我老家射阳叫瓜蒌、瓜楼,是葫芦科南瓜族栝楼属攀援藤本植物。
茎不及西瓜的茎粗,与丝瓜藤的粗细接近,有纵棱及槽,叶子与西瓜叶大小接近,形状也接近的。
栝楼是雌雄异株的。这与丝瓜、南瓜等葫芦科的其他兄弟们只是雌雄异花却同株是不同的。
我最初看到的那几株都是雄株,总状花序,花单生。花冠白色,有很漂亮的流苏——这是栝楼花的特别。
花开的时间是在夜幕降临之后,太阳高悬之前。
夜色中,舒展开花瓣,伸展着漂亮的流苏。
这几张照片,不仅借助了手机相机的“手电”功能来补光,还请别人用两三只手机打开手电来帮忙的呢。
早晨,6点钟之后,这花也就收缩起来,不再有夜色中那么伸展漂亮了。
但也有些新的花苞在准备着开放。
终于发现了雌株。
雌花单生,花梗较雄株要长不少。这一点倒也与丝瓜有些相像呢。
这张照片是天亮之后拍到的。
另一天的上午,又找到了另一雌株。
这个果实已经长得大些了。
只几天的时间,果实更大了。
葫芦科的果实是很独特的瓠果。是有斑纹的。
果实成熟后,是橙黄色,接近于红色。
栝楼的一身都是药。
栝楼的根,有个特别的名字——天花粉。这是有粉之名,而无粉之实的,只是将粗大肥厚、富含淀粉的根晒干后切成片,是清热泻火类药物。
整个的果实为栝楼实。但更多是用栝楼的果皮——栝楼皮,具有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散结之功效。
栝楼的种子,作为中药来用称为栝楼仁,为润肺消痰,止渴之药。
栝楼子,更是很好的休闲食品。还是在很小的时候曾吃过被叫作“药瓜子”的栝楼子的,是与西瓜子有些个相似的味道。
这刚刚过去的梅雨季,这一篱带有流苏的洁白的夜间开放的花,让我每天都有一份念想,给了我不少的乐趣。
严奶奶说,明年不会再种这个药瓜子了。她让院子里长不起其他的东西来。
好在,我今年已经为这一篱笆的栝楼拍了不少的照片。
相关文章:
往事|六月心里的大事——曝伏
入伏后第一次晴天,却有秋高气爽的错觉
长按下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