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药疗效

哪里白癜风好治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文/李岩河南中兽医药研究院院长

目前兽用中药常用剂型有:散剂,口服液,饮片煎汤等。散剂的使用方法有:1,直接拌料;2,开水焖泡或煮后,上清液饮水,药渣拌料。散剂的第二种方法比较适合规模化养殖场使用,其不但具有散剂的的特性,也同时具有口服液的优势。使用方便,成本相对较低。

对于饮片和散剂的焖泡或煎煮质量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现代研究更证明了这一点,并用科学的方法对此加以改进。

1、煎药器具材料:

不可用铁器,因为中药讲究药性,不但不能用铁锅煮,铁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就是其他的金属锅也不可以,因为在高温条件下,这些金属离子很容易和中药中的一些成分(鞣质油脂生物碱蒽醌类香豆素)发生反应,很可能导致中药失去药性,或者产生别的副作用。所以在煮中药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

可选着砂锅,陶瓷,白色搪瓷器皿,玻璃器皿等紫砂药壶优选。

2、粉碎度

将药材饮片直接入煎或将其粉碎后入煎,对煎煮率有很大影响。适当将药材粉碎,不论粗末还是颗粒,均能增大药材与溶媒的接触面,从而利于活性成分的煎出。研究表明,半量颗粒药材的煎出率高于全计量饮片。五味子和麦冬在相同条件下煎煮,测定固形物。不粉碎的比粉碎的分别低27%和10%,薄层展开后经粉碎的五味子可见7个明显斑点,而不经粉碎的未见斑点。医院用丹参消毒瘀汤g和丹参消瘀散6g治疗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作疗效对比,取得同样的效果。以上可以看出药材经粉碎后,溶出率提高,成分更容易浸出,在疗效上效果更佳。至于粉碎的粒度,2-0.28mm为宜。过细会抱团而产生凝胶屏障,要不断搅拌。

3、浸泡

一般待煎的药物易用冷水浸泡,其中花,茎,叶宜浸泡20-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宜浸泡50分钟左右。故一般的复方制剂以40-50分钟为宜。夏日可酌减,冬日可酌加。含挥发油,含甙类药物及维生素类药物如薄荷,羌活,解表药等以冷浸为宜,以免长时间煎煮有效成分随水蒸汽而挥发,含淀粉,蛋白质等一些高分子成分的药物如:天花粉,山药,茯苓等温浸比冷浸更容易浸润和膨胀。甙和酶有效成分宜水解的药物不宜浸泡,板蓝根在度沸水中浸煎,可防止松蓝甙水解,提高疗效。大方---冷浸。

4、加水量

传统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后淹没药材2-3cm,二煎液面与药材表面相平为度。

5、煎煮时间

中药煎煮一般用武火煎至微沸,再用文火煎煮,煎煮时间是以文火煎煮时间考察的。多数汤剂皆以煎煮至所加溶媒量的1/2—1/3为度,解表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头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一般药,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

16-60目浸泡煎,浸泡1小时为宜。

6、煎煮次数

2或3次,滋补药可增加一次。一煎出30%二煎40-50%,两次合并70-80%三煎四煎20%=================================================

顺天应民,振兴中兽医药

首届民间中兽医药临床应用高峰论坛

一、会议时间:

年5月27日报道

5月28日全天

5月29日半天,

二、会议地点:

河南农大桃李园大酒店(河南农大西门)

联系人:李老师:

丁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zz/8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