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适合生在在冬暖夏凉的地方,种植瓜蒌需要注意什么呢?
瓜蒌介绍
瓜萎别名:栝楼、瓜楼、药瓜、天瓜、杜瓜、大肚瓜、大圆瓜等。 瓜萎为葫芦科栝楼属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果实、果皮、种子和块根,经干燥入药。果实的中药名全瓜蒌,性微寒,味甘微苦,能清热散结、润肺化痰、润肠通便,主治肺热咳嗽、胸闷、胸绞痛、便秘、乳腺炎等,为中医治疗胸痹症要药。果皮名瓜蒌皮(壳),性寒昧甘,能清肺化痰、利气宽胸,主治痰热咳嗽、痰热难出、胸闷胁痛等。
种子称瓜蒌仁,性寒味甘,能润肠滑肠、清热化痰,主治大便燥结、肺热咳嗽、痰稠难咯等。块根叫天花粉或花粉,性凉,味甘微苦,具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治烦热口渴、肺热燥咳、咽喉肿痛、乳痈、疮肿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全瓜蒌、瓜蒌仁和天花粉有抑制癌细胞作用和抑菌作用。
主要生长区域:瓜蒌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有种植,主产区有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 瓜萎是山东主产的药材之一,尤以肥城、长清、宁阳等县种植的产品质量最好,行销国内外。山东省产的瓜萎,商品中分为仁瓜萎和糖瓜萎,多为人工栽培,另有山瓜萎为野生,果实多不饱满,其根作为天花粉入药。现在山东、河北等省市引种了“地瓜萎”、“牛心瓜萎”、“小光蛋”等品种。
瓜蒌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因根系人土可深达1m以上,故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不宜在干旱或低洼之地栽种。 于入冬前深翻耙平,开沟作畦。畦宽1.5~2m,畦高20cm,沟宽30cm,深50cm。重施有机肥后覆土,以便播种时使用。每亩施用农家肥kg,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20kg等混合堆沤的肥料。
繁殖方法有种子、分根、压条三种繁殖方法,以前两者为主。根据不同生产目的,用种子或不同性别植株的根部繁殖。种子繁殖的后代中只有5%左右的雌株,适于天花粉生产。分根或压条繁殖,可以控制雌株或雄株。若生产天花粉,则全部选雄株或不分雌雄;若生产果实,主要选雌株,并每亩配置10%的雄株。生产果实为主的也可兼收天花粉,更有利于异化授粉,提高瓜萎产量。
(1)种子繁殖:一般在“清明”至“谷雨”之间播种,早播可以覆盖地膜。如以天花粉生产为主,四季均可播种。瓜萎种子必须剪破种皮后播种,种子发芽率大大提高,发芽率增达60%以上。也可以进行种子处理。取出种子与3倍细砂混拌均匀,播前置室内催芽25~30天,待大部分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可以早出苗,出苗整齐。
穴播按1.5~2m行距,株距65cm挖穴,将基肥与土混合施入穴内,厚度约15cm左右,盖上一层约1Ocm厚细土,每穴散开播入种子3~5粒,也可尖头朝下插入土中,再覆细土厚3~4cm,如土壤干燥,则需浇水。盖草保温保湿,8~15天后便可出苗。出苗后揭草。秋、冬季播种,次春出苗。苗高6cm左右进行间苗,每穴保留壮苗2株。育苗移栽按行距15cm,间隔5cm左右播一粒种子,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2)分根繁殖:选取直径3~5cm,断面白色(断面有黄筋者为病根)的新鲜块根,切成5~7cm长的小段,切口上蘸取草木灰(拌入50%钙镁磷肥),稍晾干后栽种。
按上述种子直播方法挖穴施肥,每穴平放种根一段,浇透水后再盖细土,厚3~4cm,用脚踏实,覆盖地膜可早出苗,当年可以开花结果。芽出土后及时破膜放苗。
(3)压蔓繁殖:瓜萎的茎节易生不定根。于5~7月间,将3~4年生的健壮藤蔓拉于地下,在茎节上压土,每节压一堆土,2个月左右,便能生根。将节剪断,加强管理,促发新枝。次春进行定植。
田间管理
(1)出苗前管理:栽后半个月左右,扒开土堆,如种根已萌芽,土壤又不干燥,可将土堆扒平,以利幼苗出土。出苗前,如降大雨,雨后地皮稍干时,应轻轻松土,不可过深,防止伤幼芽。
(2)中耕追肥浇水:瓜萎生长期间,视杂草情况,每年需中耕除草多次。出苗后每20天左右需1次中耕,7月以后,可减少中耕除草次数。每次结合中耕除草最好进行追肥,适当施入腐熟人畜粪尿或豆饼,5月、6月、8月增施复合肥,一般不施化肥,更不能追施尿素化肥,施尿素极大影响结果率。冬季增施农家肥。视旱情,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雨季排涝。
(3)搭架:当瓜萎茎长30cm左右时,搭设棚架,架高1.5~2m,将茎蔓牵引,用细绳捆住,使瓜萎上架。在搭架引蔓的同时,去除多余茎蔓,每棵最多留2个壮蔓做主茎上架。一般2~3行之间搭一架。可用长2.Om的木柱或石柱子,地上部分需留1.7m,每隔2~2.4m埋~根,共埋三行,形成1行瓜萎1行柱子。两边的柱子埋在瓜萎行的里侧,和植株错开;中间一行埋在瓜萎行间,离植株45~60cm,架子搭成高1.7m、宽2.4~2.7m,长短按畦长而定。 埋好柱子后,用14号铁丝顺着每行柱子各拉一趟,铁丝缠在柱子的上面,然后横着拉铁丝。架子两端各横着拉一道铁丝,中间每隔3~4根柱子横拉一道在架子的四角和中间,用铁丝扯到地面上,缚在斜嵌入地面的木柱或石柱子上,保持架子的牢固性。拉铁丝后,在架子的平顶排两行高梁秸,按行距6cm,将高梁秸稍向里,根部朝外,与架子取齐,中间交叉重叠起来,再用绳子把高梁秸绑在铁丝上。同时在每棵瓜萎旁插上两根高梁秸,用绳子捆在一起,上端捆绑在架子上,以便引导茎蔓攀缘上架。要适时修枝打权,摘除生长过密和细弱的分枝、徒长权枝、腋芽等,使茎蔓分布均匀,通风透光,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和病虫害的发生。为避免“立秋”后所结果实不能成熟,可于8月开始摘除所有蔓顶、新出侧芽和花蕾,使养分集中供应已有的果实。在秋分后果实逐渐成熟,可将老叶或靠近果实的叶片去掉,使其通风透光,既可促使果实早熟,又能保证质量。如以天花粉生产为主,应及早摘除新生花蕾。
(4)人工授粉:瓜萎是雌雄异株,在雄株较少时需要人工授粉,以提高座果率。在花期早晨8~9时,用毛笔蘸取雄花粉,逐朵涂抹到雌花的柱头上即可,一朵雄花约可授5朵雌花。瓜萎在生长期间若茎蔓徒长,会引起果小或落果。可在瓜萎接近地面的茎节间纵伤一小口,有黄水流出即可,此法能促进结果和防止落果。最好在雌瓜萎地,间作适量雄株约占10%,有利于雌株花朵接受更多花粉。
(5)越冬管理:冬季于封冻前要中耕除草,并于植株根际周围施入适量农家肥,从距地面35cm以上的茎蔓剪除,留下的茎蔓盘在地上,随即培土盖草形成30cm高的土堆,以防冻害。次春扒开土堆,以利出苗。
瓜蒌种植前景
瓜蒌春夏之间都能栽培,亩用母根20-25公斤,亩投入元。不用搭架,在地面就可生长良好。秋末果实发黄后采收,亩产公斤左右。市场上全瓜蒌价格16-20元/公斤左右,瓜蒌仁价格是30-35元/公斤,南方多作瓜子食用,供不应求。近几年瓜蒌种植较少,货源紧缺,需求量大,后市价格仍看涨。
在连续采摘瓜蒌果实五年后,即可挖根。瓜蒌的根加工晒干入药叫天花粉,也是常规药材,用量很大。亩产-公斤,目前天花粉价格15-20元/公斤,市场行情稳定上涨。这样除了果实收益外,瓜蒌根又是一笔收益,其效益更高。
瓜蒌在山坡、丘陵、草原、坡地、房前屋后和空闲地都能生长,适应性强,一次种植多年采收。种植瓜蒌根的徒弟,秋后还可套种小麦,不影响瓜蒌生长,经济效益不错。
吉祥如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