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别名:
天瓜粉、花粉
栝楼根、蒌根
白药、瑞雪等
植物识别
攀援藤本,长达⑴米;块根圆柱状,淡黄褐色。茎多分枝,被伸展柔毛。叶纸质,近圆形,径5-20厘米,常3-5(-7)浅至中裂,裂片菱状倒卵形、长圆形,常再浅裂,叶基心形,弯缺深2-4厘米,两面沿脉被长柔毛状硬毛,基出掌状脉5;叶柄长3-10厘米,被长柔毛,卷须被柔毛,3-7歧。雌雄异株;雄总状花序单生,或与单花并存,长10-20厘米,被柔毛,顶端具5-8花;单花花梗长15厘米;小苞片倒卵形或宽卵形,长1.5-2.5厘米,具粗齿,被柔毛;萼筒筒状,长2-4厘米,被柔毛,裂片披针形,全缘;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长2厘米,具丝状流苏;花丝被柔毛。雌花单生;花梗长7.5厘米,被柔毛。果椭圆形或圆形,长7-10.5厘米,黄褐或橙黄色。种子卵状椭圆形,扁,长1.1-1.6厘米,棱线近边缘。花期5-8月,果期8-10月。
中药识别
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8~16cm,直径1.5~5.5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无臭,味微苦。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
采集加工: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选购贮藏:以色白、粉性足、质坚细腻者为佳。置干燥处,防蛀。
现代研究:有抗病毒、抗肿瘤、致流产及抗早孕等作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瘘。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用药禁忌: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孕妇慎用。
常用附方
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百合病渴:栝蒌根、牡蛎(熬)等分。为散,饮服方寸匕。(《永类钤方》)
②治大渴:深掘大栝蒌根,厚削皮至白处止,以寸切之,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经五日,取出烂舂碎研之,以绢袋滤之,如出粉法干之。水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作粉粥,奶酪中食之,不限多少,取差,止。(《千金方》)
③治消渴,除肠胃热实:栝蒌根、生姜各五两,生麦门冬(用汁)、芦根(切)各二升,茅根(切)三升.上五味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
④治黑疸危疾:瓜蒌根一斤,捣汁六合,顿服,随有黄水从小便出,如不出,再跟。(《简便单方》)
⑤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肉并黄:生栝蒌根捣取汁二合,蜜一大匙,二味暖相和,分再服。(《广利方》)
⑥治虚热咳嗽:天花粉一两,人参三钱。为末,每服一钱,米汤下。(《濒湖集简方》)
⑦治痈未溃:栝楼根、赤小豆等分。为末,醋调涂之。(《证类本草》)
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天花粉一两,贝母五钱,鸡蛋壳十个。研面,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