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一、以下每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下列药物均具有甘味的是

A.大黄、芒硝

B.羚羊角、石决明

C.萆薢、车前子

D.白术、甘草

E.远志、朱砂

D甘味药能补、能缓,有补虚、和中、缓急以及调和药性等作用。选项中,白术、甘草均属于补气药,具有甘味。

2.下列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药物是

A.细辛

B.防风

C.牡丹皮

D.菊花

E.葛根

D菊花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既可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

3.下列宜饭后服用的药物是

A.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

B.驱虫药

C.补虚药

D.安神药

E.缓下药

A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饭后服用,可减轻对胃肠的刺激性;驱虫药、补虚药宜空腹服用;安神药、缓下药宜睡前服用。

4.下列可用于解鱼蟹中毒的药物是

A.紫苏、荆芥

B.荆芥、防风

C.紫苏、生姜

D.生姜、香薷

E.香薷、辛夷

C紫苏能和中解毒,可用于治疗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生姜亦可解鱼蟹中毒。

5.南沙参、北沙参共有的功效是

A.养阴清肺、养胃生津

B.补气养阴、化痰止咳

C.益胃生津、润肠通便

D.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E.益肾健脾、养血补心

A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的功效,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故两者均具有养阴清肺、养胃生津的功效。

6.下列既能发表解肌,又能解热生津的药物是

A.薄荷

B.菊花

C.桑叶

D.葛根

E.升麻

D葛根辛甘而凉,性善升散。既善疏散肌腠经络之邪气而解肌发表退热,又善升脾胃清阳之气,具有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及透发疹毒之功。

7.黄芩的功效是

A.燥湿、止血、安胎

B.清热燥湿、清肝泻火

C.杀虫、利尿

D.清热燥湿、清退虚热

E.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A黄芩苦寒,善清肺与大肠之火,除上中焦实热;兼入血分,能凉血止血、清热而安胎。

8.下列药物中,无凉血止血作用的是

A.大蓟

B.茜草

C.地榆

D.槐花

E.仙鹤草

E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功效,无凉血止血功效,其余四种均有凉血止血功效。

9.下列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

A.地龙

B.羚羊角

C.决明子

D.钩藤

E.天麻

C决明子甘、苦,微寒,入肝、肾经。能清肝火、益肾阴而明目;入大肠经,能清热润肠通便。

10.下列适宜治疗热结便秘的药物是

A.火麻仁

B.陈皮

C.木香

D.大黄

E.桃仁

D大黄性寒凉,为泻下攻积之品,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尤其适用于实热便秘。

11.下列哪一项是祛风湿药的主要适应证

A.风寒表证

B.痹证

C.以上都不是

D.血瘀证

E.痿证

B祛风湿药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故其主要适应证为痹证。

12.苍术的禁忌证是

A.寒湿困脾

B.表证夹湿

C.气虚多汗

D.风寒湿痹

E.阴虚火旺

C苍术辛苦温燥,易耗气伤津,故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13.茵陈的功效是

A.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B.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C.利水渗湿、除痹

D.清热利湿、祛风湿

E.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B茵陈可清利湿热、利湿退黄,主要用于治疗黄疸、湿疹瘙痒。

14.长于燥湿化痰而用治湿痰或寒痰咳嗽,为治痰要药的是

A.陈皮

B.橘核

C.枳实

D.枳壳

E.苦杏仁

A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能燥湿化痰和温化寒痰,为治痰之要药。

15.既消食又化痰的药物是

A.莱菔子

B.谷芽

C.半夏

D.麦芽

E.神曲

A半夏为化痰止咳平喘药,无消食作用;莱菔子、谷芽、麦芽以及神曲均具有消食作用,但只有莱菔子具有化痰作用。

16.下列具有清热功效,善于清利咽喉的药物是

A.栀子

B.射干

C.牡丹皮

D.黄柏

E.白头翁

B射干入肺经,可清肺泻火,利咽消肿,为治咽喉肿痛常用药物。

17.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药是

A.茜草

B.三七

C.薄黄

D.丹皮

E.赤芍

B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尤善止血,且能化瘀生新,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

18.具有安胎作用的补阳药是

A.巴戟天

B.杜仲

C.白术

D.蛤蚧

E.鹿茸

B在补阳药中杜仲、续断、菟丝子具有安胎的作用。白术作为补气药,也具有安胎的作用。

19.下列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能上行头目、下入血海的药物是

A.川芎

B.牛膝

C.桃仁

D.益母草

E.红花

A川芎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并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

20.下列属于沉降药性的是

A.辛、甘、温

B.甘、酸、温

C.苦、咸、温

D.苦、咸、寒

E.辛、苦、热

D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为阳性,多主升浮;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

21.下列能行血中气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止痛作用优良的药物是

A.川芎

B.乳香

C.延胡索

D.红花

E.没药

C延胡索为活血止痛之良药,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22.心下痞,梅核气,应选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A.瓜蒌

B.薤白

C.半夏

D.浙贝母

E.天南星

C半夏可消痞散结,用于治疗痰热阻滞致心下痞满者。主治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证。

23.功能利水渗湿,泄热的药物是

A.薏苡仁

B.车前子

C.泽泻

D.滑石

E.海金沙

C泽泻利水渗湿、泄热,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等。。

24.下列既能养心安神,又能收敛止汗的药物是

A.酸枣仁

B.龙骨

C.柏子仁

D.远志

E.磁石

A酸枣仁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生津止渴,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盗汗、自汗等。

25.人参用于抢救虚脱,常用煎剂的剂量是

A.1~3g

B.3~6g

C.6~9g

D.9~15g

E.15~30g

E人参煎服时,所用剂量为3~9g;挽救虚脱者,所用剂量为15~30g。

26.凉血止血药主要用于治疗

A.血热出血

B.瘀血出血

C.气虚出血

D.阴虚出血

E.虚寒性出血

A凉血止血药主要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病证,化瘀止血药主要用于瘀血出血证,收敛止血药则广泛用于各种出血证,温经止血药主要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

27.治疗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口唇指甲色淡,脉细,舌红的的血虚证所选用药物的功效应是

A.补气

B.补阴

C.补血

D.补阳

E.以上都不是

C本题关键词为血虚证,因此宜用具有补血功效的药物。

28.孕妇忌用的药物是

A.火麻仁

B.巴豆

C.茯苓

D.柏子仁

E.甘草

B上述药物中,巴豆毒性较强且药性猛烈,会导致孕妇堕胎,故应禁用。

29.炮姜的禁忌证是

A.孕妇忌用

B.孕妇慎用

C.脾胃虚寒者慎用

D.热证火旺之出血证忌用

E.阳虚畏寒者慎用

D炮姜为温经止血药,用于虚寒性出血,因此不宜用于热证出血。

30.麝香内服的用量是

A.0.03~0.1g

B.0.3~0.6g

C.0.1~0.2g

D.0.~0.g

E.0.~0.g

A麝香入丸散,每次0.03~0.1g,不宜入煎剂。

31.下列病证中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

A.宿食

B.结痰

C.积水

D.瘀血

E.痞块

E下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32.一贯煎的君药是

A.枸杞子

B.川楝子

C.麦冬

D.生地黄

E.当归

D一贯煎滋阴疏肝。方中生地黄为君药,枸杞子、当归、沙参、麦冬为臣药,川楝子为佐药。

33.银翘散的功能是

A.辛凉透表,清肺平喘

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C.解表温肺,化痰止咳

D.解肌清热

E.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E银翘散功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34.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比例是

A.1︰2

B.2︰1

C.6︰1

D.1︰1

E.2︰3

D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用量均为三两,故其比例为1︰1。

35.温脾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白术

B.附子

C.人参

D.芒硝

E.当归

A温脾汤的药物组成: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和甘草,而无白术。

36.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是

A.清泻瘀热、分利二便

B.清热泻火、导热下行

C.通肠泄热、以下代清

D.泻热除湿、通肠逐瘀

E.荡涤肠胃、泄热散结

D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方中大黄泻热逐瘀,涤荡肠中湿热瘀结,为君药。

37.下列不属于温里剂的方剂的是

A.阳和汤

B.小建中汤

C.温胆汤

D.当归四逆汤

E.理中汤

C温胆汤为燥湿化痰剂。

38.四逆散的功能是

A.清淡利湿、和胃化痰

B.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C.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D.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E.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D四逆散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39.下列关于小柴胡汤的加减运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胸中烦而不呕,则为热聚集于胸

B.渴者,为热伤津液,可去人参,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

C.腹中痛,为肝气乘脾,宜去黄芩,加芍药以柔肝缓急止痛

D.胁下痞硬,为气滞痰瘀,宜去大枣,加牡蛎以软坚散结

E.心下悸,小便不利,为水气凌心

B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若渴者,为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

40.补中益气汤和参苓白术散方中均含有的药味是

A.当归、陈皮

B.白术、人参

C.山药、升麻

D.茯苓、桔梗

E.黄芪、甘草

B补中益气汤组成为黄芪、白术、人参、当归、橘皮、柴胡、升麻、炙甘草。参苓白术散组成为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和山药。

41.壮热烦渴,口干舌燥,面赤恶热,大汗,脉洪大、有力。治当首选

A.白虎汤

B.清暑益气汤

C.凉膈散

D.竹叶石膏汤

E.白虎加人参汤

A白虎汤功能清热生津,用于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喊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42.清胃散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升麻

B.当归

C.牡丹皮

D.生地黄

E.黄芩

E清胃散的药物组成:生地黄、当归、牡丹皮、黄连、升麻。

43.清暑益气汤中西洋参的作用是

A.清热除烦

B.清热利湿

C.养阴清热

D.清热解暑

E.清暑益气

C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中西洋参可益气生津、养阴清热,为君药。

44.玉女煎中牛膝的作用是

A.滋养肾阴

B.引血下行

C.利水

D.活血调经

E.引经药

B玉女煎清胃热、滋肾阴。方中牛膝为佐使药,可引血下行,且能滋补肝肾。

45.大承气汤化裁为小承气汤属于

A.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

B.剂型更换的变化

C.药量增减的变化

D.药味加减的变化

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

A大承气汤药物组成有大黄、厚朴、枳实以及芒硝;而小承气汤中无芒硝,且枳实和厚朴的用量需减少。上述对比,大承气汤化裁为小承气汤包含有药味的加减以及药量的增减变化。

46.归脾汤的功用是

A.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B.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C.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D.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E.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D归脾汤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47.天王补心丹中的三参是

A.人参、沙参、玄参

B.人参、丹参、玄参

C.党参、沙参、玄参

D.沙参、丹参、玄参

E.党参、丹参、玄参

B

48.肾气丸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A.痰饮

B.妇人转胞

C.脚气

D.消渴

E.霍乱

E肾气丸主治肾阳气不足。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或沉弱而迟,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无治疗霍乱的作用。

49.真人养脏汤的功能是

A.温中祛寒、补益脾胃

B.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C.益气健脾、缓急止痛

D.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E.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E真人养脏汤功能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50.具有益气健脾、固冲摄血功效,用治崩漏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补中益气汤

C.固冲汤

D.黄土汤

E.理中汤

C固冲汤益气健脾、固冲摄血,主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崩漏。

51.重镇安神剂的服用方法是

A.不宜久服、多服

B.无须禁忌

C.应少服

D.应多服

E.应久服

A重镇安神剂多含金石、贝壳类药物,有毒性且易伤胃气,故不宜久服、多服。

52.具有“温阳痰饮”功用的方剂是

A.苓桂术甘汤

B.二陈汤

C.温胆汤

D.瓜蒌薤白白酒汤

E.小陷胸汤

A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

53.半夏在温经汤中的配伍意义是

A.和胃降逆而止呕

B.降逆散结而消痞

C.化痰开胃而行津

D.通降胃气而散结

E.燥湿化痰而和胃

D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方中半夏为佐药,可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

54.制川乌在小活络丹中的配伍意义是

A.作臣药

B.燥湿化痰

C.行气活血

D.祛风除湿

E.作佐药

D制川乌、制草乌均为小活络丹中的君药,可祛风除湿、温通经络,并长于止痛。

55.“凉开三宝”是指

A.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B.牛黄清心丸、紫雪丹、至宝丹

C.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苏合香丸

D.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至宝丹

E.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至宝丹

A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与紫雪散皆为凉开常用方,有清热开窍作用,合称凉开三宝。

56.祛痰剂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A.头痛

B.眩晕

C.中风

D.癫狂

E.风湿

E祛痰剂适用于痰浊留滞于脏腑、经络、肢体而导致的疾病,临床可见于咳喘,头痛,眩晕,胸痹,呕吐,中风,痰厥,惊痫,癫狂以及痰核、瘰疬等多种疾病。

57.保和丸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A.连翘、神曲

B.枳实、麦芽

C.山楂、茯苓

D.陈皮、半夏

E.莱菔子

B保和丸的组成为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58.乌梅丸中桂枝的配伍作用是

A.温脏祛寒

B.温通血脉

C.温通心阳

D.温阳化气

E.温阳化饮

A乌梅丸温脏安蛔,方中桂枝、细辛、附子、干姜均为温脏祛寒之品。

59.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独活寄生汤的功用

A.补气血

B.降浊气

C.益肝肾

D.祛风湿

E.止痹痛

B独活济生汤功能祛风湿,止痹通,益肝肾,补气血。

60.生化汤的主治病证是

A.痹证日久,气血两虚证

B.中风之后,气虚血瘀证

C.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

D.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E.产后血虚,寒凝瘀阻证

E生化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主治产后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

二、配伍题(B型题)。

[61~63]

A.发汗、平喘

B.祛风解表、透疹

C.温肺止咳

D.祛风燥湿、消肿排脓

E.解痉

61.荆芥的功效是

62.白芷的功效是

63.麻黄的功效是

BDA荆芥的功效为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白芷的功效为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麻黄的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64~65]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

E.相反

64.金银花配连翘,属于

65.甘草配甘遂,属于

AE金银花与连翘性能相似,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故为相须;甘草反甘遂,属于“十八反”内容,合用可增强毒性,为配伍禁忌。

[66~68]

A.半夏

B.竹茹

C.瓜萎

D.天南星

E.旋覆花

66.善治风痰的药物是

67.为治湿痰要药的药物是

68.既能治胃寒呕吐,又能治瘿瘤痰核的药物是

DAA半夏可主治湿痰、寒痰证以及瘿瘤痰核;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同时,可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善祛风痰而止痉厥。

[69~70]

A.泻肝火

B.退虚热

C.安胎

D.清热凉血

E.清心火

69.地骨皮的功效是

70.龙胆草的功效是

BA

[71~72]

A.全身各部出血

B.肺胃出血

C.下焦出血

D.中焦出血

E.吐血咳血

71.槐花的治疗病证是

72.白及的治疗病证是

CB槐花苦性多降,且归大肠经,故槐花尤善于清泻下焦大肠之火热而止血,对下部血热所导致的痔血、便血等最为适宜。白及为收敛止血之要药,主入肺、胃经,尤善治肺、胃出血之证。

[73~74]

A.另煎

B.后下

C.冲服

D.先煎

E.包煎

73.石膏的用法是

74.青黛的用法是

DE石膏难溶于水,煎服时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青黛为粉末状药物,煎服时会引起药液混浊或者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故宜先用纱布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75~76]

A.中虚脘腹疼痛

B.气血不足

C.气虚自汗

D.阴虚盗汗

E.肺气虚证

75.白术的主治病证是

76.龟甲的主治病证是

CD白术用于脾气虚证、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被誉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龟甲滋阴潜阳,用于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虚风内动等。

[77~78]

A.活血散瘀

B.利尿通淋

C.安神解毒

D.纳气平喘

E.软坚散结

77.磁石的功效是

78.朱砂的功效是

DC磁石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朱砂的功效是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79~80]

A.大补元气

B.接续筋骨

C.补益肺肾

D.补脾益肾

E.补脾养心

79.补骨脂具有的功效是

80.莲子具有的功效是

DE补骨脂的功效为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莲子的功效为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安神。

[81~82]

A.和解少阳

B.疏肝理气

C.引药上行

D.发表退热

E.升阳举陷

81.柴胡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为

82.柴胡在逍遥散中的作用为

EB柴胡在逍遥散中作君药,可疏肝解郁、条达肝气;柴胡在补中益气汤中作佐药,可升阳举陷,助君药升提下陷之中气。

[83~84]

A.桂枝汤

B.牡蛎散

C.生脉散

D.四逆散

E.当归六黄汤

83.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用的方剂是

84.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用的方剂是

BC桂枝汤的功效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牡蛎散的功效为敛阴止汗、益气固表;生脉散的功效为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四逆散的功效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当归六黄汤的功效为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85~86]

A.甘草

B.附子

C.干姜

D.官桂

E.芍药

85.四逆汤中的君药是

86.芍药汤的臣药是

BE

[87~88]

A.燥湿运脾

B.健脾助运

C.补气健脾

D.渗湿健脾

E.发汗祛湿

87.九味羌活汤中配伍苍术的主要用意是

88.平胃散中配伍苍术的主要用意是

EA苍术在九味羌活汤中作臣药,可发汗祛湿,助君药羌活解表祛邪。苍术在平胃散中作君药,可燥湿运脾。

[89~90]

A.半夏、干姜

B.黄连、生姜

C.柴胡、黄连

D.人参、枳实

E.大枣、陈皮

89.半夏泻心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90.枳实消痞丸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D半夏泻心汤组成药物包括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枳实消痞丸组成药物包括干生姜、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半夏曲、人参、厚朴、枳实、黄连。

[91~92]

A.脾胃虚寒证

B.中焦虚证,肝脾不和证

C.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D.中阳衰弱,阴寒内盛证

E.少阴病

91.理中丸主治

92.小建中汤主治

AB理中丸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证等;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止痛,主治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

[93~94]

A.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B.温中祛寒、健脾和胃

C.行气止痛、燥湿除满

D.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E.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93.天台乌药散的功效是

94.半夏厚朴汤的功效是

AD天台乌药散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半夏厚朴汤行气解郁、降逆化痰,主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

[95~96]

A.舟车丸

B.健脾丸

C.济川煎

D.十枣汤

E.麻子仁丸

95.治疗肾虚便秘,首选的方剂是

96.治疗脾虚便秘,首选的方剂是

CE

[97~98]

A.麻黄、桂枝

B.麻黄、干姜

C.桂枝、细辛

D.干姜、细辛

E.生姜、半夏

97.在小青龙汤中主要发挥发汗解表作用的是

98.在小青龙汤中主要发挥温肺化饮作用的是

AD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中麻黄、桂枝为君药,可发表散寒以解表邪;干姜、细辛为臣药,可温肺化饮,并兼助麻、桂解表祛邪。

[99~]

A.当归、枳壳

B.柴胡、升麻

C.枳壳、桔梗

D.柴胡、当归

E.当归、升麻

99.上述药物中,同时为血府逐瘀汤和补中益气汤组成部分的药物是

.上述药物中,同时为败毒散和血府逐瘀汤组成部分的药物是

DC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西宁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com/tfls/1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