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导读:方剂中的剂量问题一直是困扰初学者的难题,本文谈及处方与剂量的关系,读后颇受启迪。(一)年冬,尝治一患者,男,78岁。食后胃脘灼热疼痛,嗳气数年。医诊食管裂孔疝。遍用中、西药物治疗,其效不著,邀李翰卿先生诊治。先生云:饮食积滞所致。治宜消食导滞。乃处山楂化滞丸,1次半丸,1日3次。服药3天,诸症均减。患者云:如此小小丸药,每次仅仅服用半丸,哪能取速效?不如每次改为3丸,每日3次服之,余听后颇感有理,乃嘱其改为每次3丸,1日3次服之。连服3日后,不但胃脘灼痛未减,且感到日渐气短乏力。于是再次求教于李翰卿先生。云:“你不知《伤寒论》条之文乎?该文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诸家释文多云:‘微数之脉,即脉数而无力,多主阴虚火旺,治宜养阴清热,故谓慎不可灸。若误用艾灸,不仅不能疗疾,而反伤阴助热,则为烦逆。’追虚逐实,是说火为邪,一方面追正气之虚,而另一方面又逐邪气之实。即阴本虚,反用灸法则更伤其阴;热本实,反用灸法则助阳增热,这种追虚逐实的结果,则导致血液散乱于脉中,而受到严重损伤。可见灸火虽微,内攻却是有力,它可导致阴血难复,肌肤筋骨失却濡养,形成肌肤枯燥,焦骨伤筋等严重后果。通过举一反三之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任何疾病,只要是正气大衰而又邪实的严重疾病,都是攻补两难的疾病,稍予扶正则易使邪气更炽,稍予克伐则易使正气难支。故处方用药之时,只可扶正而不得助邪,只可祛邪不得伤正,只可补阴而不得伤阳,只可补阳而不得伤阴。因此不管是祛邪,还是扶正,不管是补阳,还是益阴,只可小剂予之。今之患者,所以用半丸有效,3丸不效者,因患者已年近八旬,可谓正衰邪实,故稍增祛邪则正气受伤,正如《伤寒论》所云之‘火邪虽微,内攻有力’耳。”余听后仍感疑信参半,不以为然。(二)年冬,尝治一患者,女,41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心力衰竭2年多,遍用中、西药物治疗不效。查其浮肿尿少,胸腹积水,咳喘短气,不得平卧,心烦,心悸,身热口渴,舌质红绛,苔净,脉细疾促而无力。急邀某医诊治。云:此心肾阴虚。宜加减复脉汤养阴清热。处方:生地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白芍12克,人参15克,阿胶10克,天花粉15克,石斛15克,元参15克。药进1剂,诸证加剧。不得已,改邀李翰卿先生治之,云:治宜真武汤加减。处方:附子0.6克,人参0.4克,茯苓1克,白术0.6克,白芍0.6克,杏仁0.3克,服药2剂后,诸证大减,尿多肿减,呼吸微平。此时患者家属睹见所用之药剂量既小,药味又少。乃怒斥我云:“如此危重之疾,竟予些许小药,岂能治病!”不得已,乃以原方10倍量为方予之,服药2剂,诸症加剧,家属亦慌恐备至。急求李翰卿先生再治,云:“原方原量可也,不必改动。”余遵嘱,再处:附子0.6克,人参0.4克,茯苓1克,白术0.6克,白芍0.6克,杏仁0.3克。药后诸症果减,患者家属云:“余只知重剂能挽危重证,实误也。”(三)尝治患者,苏XX,女,53岁。支气管哮喘合并喘息性支气管炎30余年。其始仅为遇见花粉、灰尘时喘咳发作。近2年来,诸症加剧,尤其是近七八个月以来,几乎昼夜时时俱喘,不得平卧,且饮食全废。医以中、西药物近万元,均不稍减。邀余诊治。查其除气短不足以息,整日端坐不得平卧外,并见指、趾、额、颏、耳壳均冷如冰,舌淡苔白,脉细而促。综合脉证,诊为心肾阴阳俱虚,阳虚为主,兼水饮不化。治以真武汤加减。处方:附子1克,茯苓1克,白术1克,白芍1.5克,人参1克,杏仁1克。服药2剂后,喘咳短气大减,并稍能平卧,微进饮食。某医睹见药味、药量既少又小,颇有微辞。云:“前医所用诸方药物少者十五、六味,多者竟达30余味,所用药量轻者10克,重者竟达40克,然服后均无效果。此方药物仅仅6味,药量重者才1.5克,如此重疾,用此小药,岂能济事!”乃将原方药量增大10倍予之。4剂之后,诸症又明显加剧。乃再邀余前往治之。余诊后,云:此病阴阳俱衰,阳虚为主,治疗之时只可微培阳气以助少火之生长,若以10倍之附子则成壮火而耗气损阴矣,故仍宜原方小量服之。服药1剂,果然诸症大减。1个月后,诸症消失而出院。(四)耿XX,女,50岁。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昏迷7个昼夜。医予西药和中药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银翘白虎汤加减等治之不效。邀余诊治。查其神昏,二便失禁,舌苔薄白,舌质淡黯,肢厥脉微。综合脉症,诊为亡阳证:急处四逆汤。方:附子4克,干姜4克,炙甘草4克。服药1剂后,神清肢温,体温由38.9℃降到37.5℃。某医目睹此状,云:此病如此之严重,反用微剂微量治之,岂能挽生命于顷刻之间,为了对病人负责任,必须用大方大剂治之。且人参大补元气,亦当加之。乃处:附子40克,干姜40克,人参40克,炙甘草10克。药进1剂后,是夜又见神昏肢厥,身热,体温39.8℃。急邀余再次往诊。余云:“此病正虚邪实,只可以微药以助少火,不可以大剂以实壮火,否则邪盛正衰难挽矣。先宜三甲复脉以补阴敛阳,后宜四逆微量以助少火。”果愈。(编者按:为免学者矫枉过正,略作说明,作者此处强调的是病重者不一定非得用重药,有时反而需要用微药,然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后文作者会用另外的病例补全。如三七生先生曾在本文后面评按:这里所说的重病者,应该指的是正气极虚的即将火灭者,所以需要微量的易燃物先把火点燃,然后再慢慢把火烧起来。如果是邪实正气被压制的重病反而需要壮火来援助,即通脉四逆汤证的附子大者一枚的用法,微药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于杯水车薪,是很难起到力挽狂澜回阳救逆的作用的。)其实,我们在临床过程中,经常遇见:①先用小方小剂无效,而改用大方大剂后取效者。②先用大方大剂无效,而改用小方小剂后取效者。③先用大方大剂有害,而改用小方小剂后取效者。④先用小方小剂无益而延误病期,而改用大方大剂后立起沉疴者。⑤有原方不予改动无效,而加入一二味药后始效者。⑥有原方不予改动有效,而加入一二味药后反无效者。⑦有原方不予改动无效,而减一二味药后却取效者。⑧有原方不予改动有效,而减一二味药后即无效者。何故?细究其原因有四:即①未适事为故。②未求其属。③未疏令气调。④未适至其所。然其最多见者为未适至其所也。察《素问·至真要大论》在阐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适事为故”、“疏令气调”、“求其属也”的同时,又专文指出这些方法的应用必须适其至所,即既不可太过,又不可不及。他说:“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至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而奇之,远而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并在本篇和《五常政大论篇》中谆谆告诫说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五常政大论》说:“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尝治患者苗XX,男,55岁。胃脘胀痛,午后至夜间加重,稍遇冷或吃冷性食物则加剧。舌苔薄白,脉弦紧。余处以桂附理中汤加味治之。处方:附子6克,肉桂6克,党参6克,白术6克,苍术6克,干姜6克,木香6克,沉香6克,丁香6克。服药6剂,其效不著。改请白清佐老先生治疗。云:此脾肾阳虚,寒湿中阻。治宜桂附理中汤加减,处方:黄芪15克,附子30克,肉桂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苍术15克,厚朴12克,沉香10克,毕澄茄10克,木香10克,砂仁15克,小茴香12克。服药1剂,其证大减。余知其状,乃请教白老先生。云:“你所用药力不及耳,必须大剂方可有效。余拜曰:治法对而药力不及亦难取效耳。谨记,谨记。”患者刘XX,男,46岁。反复感冒5—6年。医有云气虚而予补益症反加重者,有云风寒予解表散寒而汗出难止者,有云风热予辛凉解表腹痛难止者,有云阴虚而予养阴痞满纳呆者。邀余诊治。查其症见全身酸困,头晕头胀,微咳、喷嚏,胸胁微满,舌苔白,脉沉缓。综合脉症,诊为肝郁脾虚,复感外邪,治以疏肝解表,佐以益气健脾。处以参苏饮加减为方。苏叶0.3克,党参0.2克,陈皮0.2克,枳壳0.2克,杏仁0.2克,茯苓0.1克,香附0.1克。诸医见方,大加非议。有的药店见其量小,不愿售药,然因患者屡服诸药不效,坚持服药以试之,药店才勉强付与之。不意,竟一剂知,三剂已。患者问:为何5分钱之药得愈,而数百元之药竟不效反剧也?答曰:此病正虚邪微,补正则助邪,祛邪则伤正,故可以小量达其病所耳,过者剧,伤其正而不达病所也。患者乔XX,女,50岁。右腿从臀至足麻木疼痛半年多。医诊坐骨神经痛。前医以药物封闭、按摩、针灸、中药治疗,诸症不减。邀余诊治。查其除疼痛麻木外,别无所苦。舌苔薄白,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风寒湿痹。予独活寄生汤方(独活10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3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肉桂10克,茯苓10克,杜仲10克,川牛膝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2剂后,痛麻俱减。因其本人及其爱人均知医,且其友人又多为外科医生或中医医生。认为既为风寒湿痹,何不再加祛风除湿之羌活以增加效力?乃于原方之中加入羌活10克。连服3剂,痛麻又剧。再求余治。云:羌活乃上半身引经之药,加之则药力反不得达其病之所在部位耳。宜去羌活为方。药后果然痛麻俱减。10剂后,诸症俱失而愈。
如何做到方中有药,药中有方?
在我临床之余,经常求教于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前所长,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先生。问:为什么有的患者别人用大方大剂不效,而老师用小方小剂却其效如神?答曰:要想做到处方用药精炼有效,必须做到处方时要方中有药,药中有方。再问:何谓方中有药,药中有方?答曰:所谓方中有药,药中有方,即:①我们每开一个处方,都应该知道这是前人的什么方?它的主治证是什么?②我们每开一个处方,都应该知道后人在这一方剂的主治证上有什么发挥?我们每开一个处方,都应该知道该方的组成药物的主治证、性味特点、升降沉浮、归经是什么?这是方中有药、药中有方原则的第一步。第二步,即所谓加减药物的问题,其中:①加减一个药物时,必须了解加减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主治功用的特性。②加一个药物时,必须了解加一个药物可以与原方药物组成什么方?这个方的主治证是什么?③减一个药物时,必须了解减去该药组成的方剂及主治证。总之,不管加减什么药都不但知道药,而且应该知道方的复杂变化。还说:有的人所以用大方大剂不效,其原因有四:①处方时只注意了处方中单个药物的主治功用,没有注意单个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②处方时只注意了单个药物的主治功用,没有注意药物组成方剂后所带来的变化。③加减药物时,只注意了单个药物的主治功用,没有注意单个药物所带来的升降浮沉、归经的变化。④加减药物时,只注意了加减药物的特性,没有注意到加减药物所带来的方剂组成和功能主治的变化。在这四个问题中特别是带来的方剂变化。要想做到方中有方,方中有药,药中有方,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①熟读药物学。在读药物学时,要切忌死背,要多在比较中下功夫,找出众多药物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②多读方。要善于把众多医家主治相同、组成相同,主治相同而用药不同,主治不同而用药相同,药味相同而剂型不同的方剂进行纵横比较,并在比较中找出它们共性和特性。如此这般的钻研数年,就可达到心中有数。本文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作者朱进忠先生。
版权声明: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往期回顾:
中医治得了中国人的癌症,却治不了中国人的愚昧!触目惊心!央视暗访“药都”:看看这些“掺假”的中药材,中医将毁于中药!关庆维把中药讲透了。我听过最好的讲解关庆维不被理解的中医药1.病人篇关庆维
中医药遭到降维打击为何“中风”越来越多?都栽在这"3个字"上,不看后悔!9岁小学生颈椎变成一条直线,家长发现时已晚了!针刀心法,超实用,赶紧收了吧这是治疗失眠最好的粥:一觉到天亮!针刀治疗颈椎病要点和入路层次多国中医诊所问诊人数大涨,中医正逐步走向现代主流医学腰大肌触诊及功能详解为何“尿毒症”越来越多?医生坦言:不是烟酒,多数是3件事害的...
打脸中医黑!美国人排队买中药,中医悄悄拯救全世界
欧洲煮大锅中药,意大利放爆竹除疫…中医海外受宠
早起,就是救命!长期坚持早起的人,竟发生这7种惊人变化!每天放屁数十次,27岁姑娘确诊肠癌晚期!有一种屁,你千万别忽视脊椎快速定位法,收藏好文!颈椎病的危害及六步颈椎操倪海厦论癌症:从头到尾我不注重肿瘤在哪里“手机脖”已成全球性疾病!你可能每天都在“谋杀”颈椎…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区分伤寒论的:辨病、辨证、辨治!(必须掌握的3大部分)肝受损,身体3处会“变黑”,2处会“变臭”,春季养肝,防患于未然!从药房“偷学”来的中风偏瘫方春捂4处,一年病痛全无!捂哪里?捂多久?怎么捂?快来了解一下!男婴被℃洗澡水烫伤!妈妈不顾全家反对做了一件事,医生也点赞!岁老中医的养身箴言,有病无病都看看,很有用运用张锡纯清肾汤加味治疗男科疾病验案4则人类正常体温37℃已成历史:体温普遍降低意味着什么?毁膝、毁腰、毁全身的错误姿势治疗失眠的十大中医验方小儿脾胃病,有这些常用中成药黄芪那么受欢迎,到底有哪些妙用?颈椎病,正在拖垮年轻人“万能”基础方,十个女人九个要为什么中国人最容易“脾虚”?原来有这3大根源!七十六种中药外敷肚脐偏方,非常实用!黄芪十配,治疗疑难病证有殊功长翘二郎腿带来的慢性损伤,该如何康复?国医大师谈:如何调和气血?3月湿气开始大涨,不除后患无穷!学会这招,一分钟去除湿邪!肝一旦堵住,最易得癌症,只需10秒,就能疏通!头颈夹肌和“颈后大包”(富贵包)不得不说的故事!胸椎有病,五脏六腑都将有问题针刀治疗偏头痛——效果你意想不到的好关于PNF拉伸,你需要知道的一切补气养血“三仙汤”,效果杠杠的!百病从肝治:肝脏保健方法汇总(收藏)斜角肌在颈椎病中的重要性傅青主治痰全法读《医学衷中参西录》,谈升陷汤运用的四个境界怎样用好“升陷汤”?那得从张锡纯的“大气学说”说起民间中医癌症治疗的用药心得抗癌第一汤!每周喝2次,不给癌症留机会!赶快学好!性格与疾病的关系!这份病因对照表,你千万别错过~腰椎间盘突出的根,不在于骨头,而在于筋学会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I磁共振片子中医脉诊入门知识,带你透彻学习频湖脉学!(推荐收藏)邓铁涛:玉屏风散剂量的秘密中医为开裆裤正名!老祖宗的育儿智慧,藏在开裆裤里27岁小伙找人按摩后身亡!医生呼吁:这个部位不能随便按八段锦的真正功效!(真人动态图解)痛风一个小方子,好喝又有效,再也不“痛”了!今冬流感的中医治疗方案都在这里了!(附效方)蒲辅周食疗防病治病经验大全(涉及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畜禽肉蛋、鱼虾贝类、山珍海味、调料饮品等)人体神奇的自愈力,读一遍受益终生!颈肩问题,久治不断根,是这里“寒气”没有化解重磅!“暴力伤医黑名单”真来了!中央28部门联合惩戒筋膜的秘密:手法,针灸,癌症和未来(下集)中医治病的精髓:气机升降与五行几分钟的“推墙操”和“滚背操”,生发阳气、锻炼全身初学中医:最易理解的六腑详解(附:初学脉诊之真诠)祛湿名方|四神汤,把湿气彻底去净!郑魁山针灸30例独家经验方年,增强体质第一张处方,老少皆宜中医忌口大盘点,你知道多少?肿瘤院士一语道破真相:癌症是“省”出来的膝关节有疼痛,臀部也得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的针刀治疗思路浅谈华佗夹脊穴在针刀临床中的应用骨科体格检查全面讲解,值得收藏!不是所有的腰痛、屁股痛都是梨状肌综合征!还有可能是……疼痛必备:脊柱每一节段的定位方法,你掌握了没有呢?最全面详细的脊柱腰段解剖图,值得收藏!年五运六气及养生详解每天“金鸡独立”1分钟!很快发生可喜的变化今日小寒丨怎样养生没事蹲一蹲,竟然能治病!中医教你养生五蹲,效果惊人寿命短的人,吃饭的时候都会有3个坏习惯,希望你一个也不占你以为的好习惯,其实是老年痴呆元凶!(含最全防治手册)脸上长斑,体内必有瘀!按这4个穴位,气色好得不得了!这个清朝的名方,是被验证了年的感冒药!李可老中医说,经方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附李可研究经方的思路)诊断用方的另一捷径——《伤寒论》腹诊大全(收藏)中医亡将亡于中药,中药造假,已经疯狂——作为医者,看着都生气!体检查出“乳腺增生”?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案詹文格:谁来拯救中医?!91岁老中医公开57个家传药方中医名家论葛根芩连汤高树中:治疗痛经取十七椎或神阙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若干年后,如想找纯中医看病,也许要到海外”这个清朝的名方,是被验证了年的感冒药!钱学森:中医是最高层级的生命科学,指引着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前000+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