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一大问题,也是十分棘手的难题。该案例中患者以干咳为主,同时伴有咽痒喷嚏、咽喉干燥、大便干结等症候群,传统时方中医思路大抵以祛风润肺,化痰止咳为法,可能会运用桑杏汤、清燥救肺汤一类的方子,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过度滋养必然加重水饮,就无法在疾病层面上全解病机;那么经典经方是如何在三观统摄下一步步让里邪出表,攻克大病顽疾,且看如下分解:
初诊医案
刘某某,女,44岁
时间
年7月8日
主诉
咳嗽4月余。
辅助检查
年6月19医院肺部CT诊断意见:1、右上肺后段亚实性结节,较大者直径约15mm,建议密切追观排除早期肿瘤;2、双肺另见散在结节灶,LU-rads2类及3类,建议追观。
刻下
怕热,动则汗出,时头晕,颈部酸痛,腰痛;手麻,晨起手指僵硬感,右侧枕部麻木,口不干不苦,饮少,凌晨时有喷嚏,耳痒,眼干、痒,咽干,咳嗽,白天加重,干咳无痰,右侧胸部及右侧后背胀痛,吸气时疼痛加重,时咽喉干燥,声音难出,胃纳可,腹可,矢气频,大便每2-3天一次,色黑,质硬,呈羊屎粒状(服用三黄片则大便通),小便色黄,尿急,尿量少,夜尿2-3次,夜寐易醒,已绝经,无白带。
查体
脉浮弦缓,舌紫红质嫩,苔黄白厚欠润,下睑红鲜,目下卧蚕,面部色斑,面色黧黑,腹满,下肢袜痕,血络浮露,手潮微凉。
基础病机
表束,表寒轻证,中风,伤营
太阴伤血,水饮
阳明里热,里结,里燥,外结,外热轻证
主诉
1.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2.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3.栝楼桂枝汤
栝楼根二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各10剂,按顺序服用。
分析
患者存在头面诸窍不利、肢体麻木酸胀、胸胁疼痛、手潮手凉等四肢百骸的不安不和,同时在里位又有咽干、腹满、便干、便迟、溲频溲急等一组水热夹杂的症候群;病位虽然在表,在病机上却是表里合病,表上风寒困束、里位水火冲逆均是导致咳嗽缠绵难解的病因。患者表位存在明显的风寒溢饮,如目下卧蚕、下肢袜痕等,因患者本身存在津血不足(面色萎黄),不适合麻黄这种苦泄津血的表药,因里位同时存在水热攻冲,用黄芪解表则助热,那么适合桂枝这样的辛甘发散同时兼有补益的药物去解表。
患者自觉怕热,他觉资料上却是手凉,这是典型的寒热不均,同时又以表位上焦为急苦,即厥阴中风,那么我们厥阴中风常用的三法,柴胡法、前胡法、酸药法,酸药在这里明显不适合,因里位是实火实热,不适合去酸收补溢,前胡和柴胡的区别在于一寒一热,一水一火,一降一升,患者怕热、睑红、咽干、腹满、便难,阳明层面结热明显,柴胡更适合。桂枝配柴胡,为阴阳二旦之合法。因为阳明热盛,灼伤津血,出现津虚水胜的局面,不可再渗利小便,适合用白芍、天花粉这样的补溢津血兼能利小便的药物。方1在柴胡桂枝汤基础上去掉甘温助热的生姜甘草汤,易为生津止渴的瓜蒌牡蛎散去对治水热层面。
用完方1阳明层面得到纠正,要想全解病机,就必须要让里邪出表,从阳旦法而解,故方2在濡养润降的同时兼顾解表,方3在补益津血兼顾阳明燥结,最大的程度让津血调动到表位上去抗邪外出。
二诊医案
时间
年9月21日
服药后反馈
咳嗽偶作,右侧胸部及右侧后背部间发轻微胀痛,程度较前明显减轻。
复查肺部CT
右上肺后段亚实性结节吸收好转,大小约为6mm×7mm。
刻下
不恶寒,怕热,动则汗出较前缓解,无食汗,无盗汗,头晕消失,颈部酸痛,右侧胸部及右侧后背部间偶发轻微胀痛,程度、次数较前均明显减少,腰痛减轻,右侧头后及手麻木感均明显改善,晨起手指痉挛感缓解,口不干不苦,饮可,咽干明显改善,凌晨时喷嚏,耳痒减,眼干、痒,偶有咳嗽,无痰,纳可,大便每天一次,先干后调,色稍黑,白天小便次数可,色黄,尿急,尿量少,无灼热感,夜尿2次,夜寐易醒改善。
查体
脉浮弦,舌淡紫红嫩,苔白腻,尖红点,中裂痕,下睑红鲜水润,面色萎黄,腹满膨隆,下肢血络、甲错,手微潮微凉。
基础病机
表束,表寒,中风轻证,伤营轻证
太阴伤血,血少,水饮
阳明里热轻证,里结,里燥轻证,外热轻证,外燥
主诉
1.深师复脉汤
细辛干地黄甘草(各二两炙)桂心茯苓(各五两)枳实(炙)白术生姜栝蒌实(各三两)
2.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3.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
4.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四枚(炙)薤白半斤桂枝一两(去皮)厚朴四两(炙去皮)栝楼实一枚(共皮子捣)
各15剂,5-5-5-5剂交替服用。
分析
患者经过一诊治疗之后,症状明显改善,病机层面得到大部分纠正;此时在表上仍有风寒不解,仍需要运用阳旦法,里位尚有便干、溲频、腹满、咽干、睑红等水火并现的症状,故会出现手扪凉,却自觉怕热,故仍需要表里同治。经过上诊方2、方3的滋养,患者津血来复,有了渗利的基础,故刻下方1在桂甘阳旦法基础上,需兼顾太阴层面的淡饮,让邪有出路,同时方中地黄、瓜蒌实清泄阳明层面的实火实热,细辛温化水饮兼能辛散表邪,枳壳一药水火并除;方2、方3在方1基础上继续让里邪出表,同时补益津血,方4最后在兼顾解表、清热的基础上着重温化里位淡饮,让邪气的来路得到纠正,这样才能全解病机。
今日所获
见痰休治痰,见咳休止咳,明得个中趣,方为医中杰。治病一定不能套症状,心中只有常记一个“辨“字,临床才能左右逢源。
整理:三生石
编辑:颜国进
医生介绍
这
个
平
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