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在日常学习及临证时,很多常用的有效方剂都是由三味药物组成,如很经典的方剂小陷胸汤、茵陈蒿汤、生脉饮、丹参饮、玉屏风散等,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
即使是药味较多的“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及“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的方剂,几乎在每一方剂中也能找出起主要作用的“三味药组”,如桂枝汤中的桂枝、芍药、甘草,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升麻、柴胡等。仔细揣摩及研究其中的组方意义及配伍规律,可得中医方剂之“三味”矣。
“三味药组”成方
我们曾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在《伤寒论》所载首方剂中,有17首是由“三味药组”组成,“三味药组”成方占所有方剂的15.2%;在《金匮要略》所载的首方剂中,有34首是由“三味药组”组成,“三味药组”成方占所有方剂的16.6%。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制附子
小承气汤及厚朴三物汤——大黄、厚朴、枳实
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炙甘草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
甘麦大枣汤——炙甘草、陈小麦、大枣
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
栀子柏皮汤——栀子、黄柏、炙甘草
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
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白通汤——附子、干姜、葱白
薏苡附子败酱散——败酱草、薏苡仁、附子
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
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缩泉丸——乌药、山药、益智仁
失笑散——五灵脂、蒲黄、黄酒或醋
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
三妙丸——黄柏、苍术、牛膝
香薷散——香薷、炒扁豆、厚朴
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
消瘰丸——玄参、牡蛎、贝母
三子养亲汤——白芥子、苏子、莱菔子
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
玉壶丸——天南星、半夏、天麻
分析这些方剂可以发现:
一是药味虽简,规矩存焉。
如调胃承气汤以大黄苦寒泄热为君药,芒硝润燥软坚、通利大便为臣药,炙甘草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而成缓下热结之剂,主治阳明燥热结实,或大便燥坚痞满不甚、或腑实重证下后邪热宿垢未尽者;瓜蒌薤白白酒汤以瓜蒌开胸涤痰为君药,薤白行气通阳为臣药,白酒通阳行痹、清扬善行以助药势为佐使药,功能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以治胸痹之病……君臣佐使,配合恰当。
二是相互为用,功专效宏。
如四逆汤“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医宗金鉴》)功成回阳救逆之剂,主治少阴病阴盛阳衰之证;麻黄细辛附子汤以麻黄解表散寒,附子温经助阳,细辛既佐麻黄解表,又助附子温经,三药同用,散中有补,共奏助阳解表之功,用于少阴病兼表证的治疗……三药鼎立,缺一不可。
三是药性相似,方义明确。
如三子养亲汤中白芥子利气消痰,苏子降气行痰,莱菔子行气祛痰,主治咳嗽喘逆、痰多胸痞;增液汤中玄参养阴生津、润燥清热,麦冬、生地养阴清热,主治阳明温病、津液不足……三药一义,针对性强。
“三味药组”配方
《内经》中把方剂分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类。在药味较多的大方、复方中,虽然药物组成较多、配伍关系较为复杂,但我们也可从中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或特殊作用的“骨架”“三味药组”。
其中一类是性味类同,相须为用的“三味药组”。
如黄连、黄芩、黄柏三味药均为苦寒之品,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故常相须配方,用于湿热、实热、热毒等证,是以这个“三味药组”无论是在黄连解毒汤中位列君臣,还是在当归六黄汤中职为佐使,都在发挥着苦寒清热的作用(黄连解毒汤中黄连与黄芩、黄柏相配以苦寒清热,黄连泻心火及中焦之火,黄芩泻上焦之火,黄柏泄下焦之火;当归六黄汤中亦黄连、黄芩、黄柏相须为用以清热泻火除烦),可谓“经典组合”“最佳搭档”。
第二类是起着特殊作用的佐使“三味药组”。
如麻子仁丸用于治疗肠胃燥热、大变硬、小便数的“脾约证”,其中的“三味药组”大黄、枳实、厚朴(小承气汤)固然起着泄热去实、行气导滞的作用,但方中润肠通便的麻子仁与降气润肠的杏仁和养阴和里的芍药组成的另一“三味药组”,对于本方所起的润肠滋燥、缓下通便的作用更为重要。又如《景岳全书》之济川煎,肉苁蓉、当归、牛膝固然为君臣,但方中的泽泻“入肾而泄浊”、升麻“欲降而先升”及枳壳“宽肠而下气”的佐使作用,可谓“四两拨千斤”。
还有一类是君药与佐使药组成的“三味药组”。
如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升麻、柴胡,方中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为君药,升麻、柴胡协助君药升提下陷之阳气为佐使药;《景岳全书》之玉女煎,生石膏清胃火而“泻有余”为君药,麦冬养胃阴以济肾水而“补不足”、牛膝“引热下行”以降上逆之火为佐使药……通过这些佐使药的作用,仿佛使方中各个药物的升降气化都“灵动”起来,“各司其职,上下同心”,共同针对相应病症而发挥治疗作用。
“三味药组”偏方
常用“三味药组”组成的以治疗一些常见病的偏方验方也很多,如白附子、白芷、川芎相配治疗偏头痛,青皮、柴胡、香附相配治疗胁肋胀痛;石膏、白芷、升麻相配或石膏、生地、牛膝相配治疗胃火牙痛;羌活、川芎、细辛相配或羌活、白芷、细辛相配治疗风寒头痛;葛根、麦冬、天花粉相配或黄连、知母、天花粉相配治疗胃热消渴;穿心莲、大青叶、牛蒡子相配或野菊花、金银花、桔梗相配,或金荞麦、大青叶、牛蒡子相配治疗咽喉肿痛;白前、紫苑、半夏相配治疗肺寒咳嗽;枇杷叶、前胡、桑叶相配治疗风热咳嗽;竹茹、黄芩、瓜蒌相配治疗热痰咳嗽;穿心莲、地骨皮、桑白皮相配治疗肺热咳喘;枇杷叶、桑白皮、沙参相配治疗燥热咳喘;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相配或白前、桑白皮、地骨皮相配,或瓜蒌、知母、浙贝相配治疗肺热咳嗽等。这在有关书籍或相关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
“三味药组”应用
治疗失眠不寐的方剂中就有许多“三味药组”组成的“安眠三联”,如法半夏、夏枯草与珍珠母,酸枣仁、山萸肉与五味子,酸枣仁、夜交藤与合欢花,莲子肉、桂圆肉与茯神,酸枣仁、柏子仁与五味子,人参、灵芝与黄芪,桂枝、炙草与龙骨(或牡蛎),香豉、栀子与连翘等。常用于治疗中老年慢性失眠的燮理阴阳汤即由以下药物组成:法半夏、夏枯草、酸枣仁、山萸肉、五味子、桂枝、生龙牡、夜交藤、合欢花、炙甘草等。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东汉·许慎《说文》说:“三,天地之道也”。《汤头歌诀》叙说:“盖古人制方,佐使君臣,配合恰当;从治正治,意义深长。如金科玉律,以为后人楷则。唯在善用者,神而明之,变而通之,如淮阴背水之阵,诸将疑其不合兵法,而不知其正在兵法之中也。”此言得之!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亚健康这个说法,实在害人不浅!★★★★★
原来脾虚分这么多种,赶快看看,别吃错药了!★★★
夏天第一花,清热解毒全靠它!搭配一物,效果翻倍!!★★
夏季养生祛湿攻略★★
癥积-早期肝硬化
女性性冷淡的按摩方法★★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
必读丨《伤寒论》之脉学入门★★★
吹空调、淋雨后受寒的肩周炎如何治?
乳腺增生病的一针疗法★
寻找中药重剂取效的秘诀(9例干货)
黄芪降压有三巧★
肝气(6)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
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你是否知道如何吃姜?★★★★★
最全经络高清动图,所有穴位都在!★★
从“藿香正气”谈起,还原中医的真相★
“控涎丹”之妙用
对抗心力衰竭,中医也有良方妙计!
肝气(5)
《黄帝内经·灵枢》血结论
《黄帝内经·灵枢》血结论
母亲是个中医★★★★
四针下去,几近休克的病人奇迹恢复!中医急救方法汇总★★
美容美体验案四则(脱发、雀斑等)★
中医科普丨宝宝,你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对《金匮要略》中风病的理解与辨析
点穴醒酒法★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
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一清二楚干了这杯养肝明目杞菊茶
夏天过一半了,肥还没减下来?可能是弄错了自己的肥胖类型
我学中医,全靠“馒头夹冰棍当饭吃”的刻苦与坚守
肝气(4)
一睡着都是梦,醒来比没睡还累——这样赶走恼人的梦!
《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
《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
关于中医诊费的一些旧闻★★★
健康的心脏,中医造★★
喝水还是渴,提示身体怎么了?——干
渴★★
谈古代名医治病创奇迹★
肝气(2)
肝气(3)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
看世界杯还能学开方?这个技能你get到了吗★★
反复揣摩,得出通治常见病的“三条线”★
整理中医医案的几个原则
《伤寒论》之“性、位、向、量、和”辨证方法★
来说一说《金匮要略》里那些陌生的药物
中医段位谈:衡量中医水平的三阶九级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
一桶水毁了一家人,这样洗澡=生病+短命★★★★★★
鉴别易混淆中药的“通关宝典”,了解一下?
夏日作苦,如若进补★★
身体这一部位是万病的源头,决定健康和寿命!★★
肝气(1)
天然消炎药,医院跑!★★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论中医之“气”
中医段位谈:衡量中医水平的三阶九级
什么是扶正祛邪?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理论八议
中医哲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中医哲学是具元创性的科学哲学
辨“证”论治的哲学解读
阴阳代表一条与西方科学不同的认识路线
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
中医学生存的哲学依据与经络的时间本质
中医启示人类重新审视科学
中医百年沉浮说明了什么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