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玉米和酒糟退运的科学解释及农

饲料人按:酒糟人不易,每年都有一道坎。经历了MIR,有的人赚钱不少,有的人白干一年,更多的人赔一年。关于MIR的说法之前主流的说法一是国产玉米库存偏高,政府调控,二是社会舆论对转基因的偏见。阅读本文后你会发现新的一条:那就是先正达公司太过认真,曾经组织了一个关于大型溞的实验,就是这个实验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要向习主席指引的方向走,占领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申明本文全部来自基因农业网agrogene,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饲料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MIR玉米和酒糟退运的科学解释

1月16日在“转基因农作物生物安全研究”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表示,中国为何三次退运美国MIR转基因玉米真实的原因是“科学数据不足”,其环境安全性评价中,MIR对一种水体动物大型溞有影响。彭于发说,数据上确实有点出入,溞的体长小了一点。但是统计分析的时候差异不显著,总体上对生态没有不利影响。结果先正达公司太过认真,将此试验反复数次方拿出更深入确定的结论。大型溞是湖泊、水库中常见的一种大型浮游动物,其生活周期短,容易培养,对毒性物质敏感,常常作为毒性物质的安全评价试验对象。MIR对水生生物的效应究竟如何呢?以下为先正达公司在“转vip3Aa20基因的抗虫玉米MIR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申报书中对此问题的官方解释。年,在美国参照OECD指南()和OPPTS.(USEPA)进行了Vip3Aa20对大型溞暴露10天的试验。试验中Vip3Aa20浓度为.6μgVip3Aa20/L。该浓度为种植MIR玉米Vip3Aa蛋白预测的环境暴露浓度(EstimatedEnvironmentalConcentration,EEC)的10倍。暴露于水体的量(EEC)是应用美国EPA的GENEEC模型估算出的,而该模型是用于化学农药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暴露量的预估。由于化学农药进入水体比作物产生的抗虫蛋白进入水体中容易很多,因此用该模型估算的EEC值对于作物中的蛋白对水体的暴露量来说是高估的。试验仅设空白水对照。试验检测了大型溞的存活率、生殖力(产仔数量)、体长和体重等指标。结果表明,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大型溞存活率和生殖力没有显著差异,但处理组大型溞比对照组略小(p≤0.05差异显著;试验结束后测量),即处理组大型溞平均体长比对照组短7%,平均体重比对照组轻19%。因此,大型溞生存和生殖的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NoObservedEffectConcentration)为.6μg/L,而生长的NOEC小于.6μg/L(Sayers,,RaybouldandVlachos,)。为进一步探究上述试验(Sayers,)中Vip3Aa20蛋白对大型溞生长的影响是否为毒性效应,在中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和OECD()指南进行了大型溞暴露于Vip3Aa20蛋白的21天繁殖试验。相比于在美国进行的试验,该试验中设置了5个Vip3Aa20梯度浓度(可用于观察剂量效应),且增设BSA蛋白(浓度为μg/L,与测试物的最高浓度一致)作为阴性对照,目的是观察高浓度蛋白可能对大型溞产生的与毒性无关的非特异性效应。利用纯度为86.5%的测试物质,设置5个Vip3Aa20测试浓度,分别为.1、.3、.6、.1和.2μgVip3Aa20/L,其中.6μgVip3Aa20/L为上述美国试验中的测试浓度。试验结果显示,大型溞的存活、生殖(后代数)和生长与Vip3Aa20浓度梯度均不存在剂量效应,且存活、生殖和生长的NOEC值均为.2μgVip3Aa20/L。此外,BSA对照组中观察到高浓度蛋白对大型溞的生殖和生长都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证实,美国试验中观察到对大型溞生长的影响是由于高浓度蛋白对大型溞生长的非特异性效应,而与测试物质的毒性效应无关。非特异性效应产生的机制可能是由于高浓度蛋白影响了大型溞的摄食效率和营养状况,并造成其生长变缓。先正达公司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报书中称,暴露于每种代表性非靶标生物的Vip3Aa浓度都比实际情况下的暴露量高很多。在如此高浓度的暴露下,处理组与对照组对所列非靶标生物的效应没有显著差异,表明Vip3Aa对非靶标生物没有不利影响。

二彭于发解读中国为何三次退运美国MIR转基因玉米?

综合一财网报道,自从年10月至年6月16日,不足一年时间内,中国共在.2万吨进口美国玉米及其制品中检出MIR转基因成分,并作退运处理。在年年底,根据外媒消息,该产品允许进口。

虽然官方近期对转基因的态度转向积极,但目前对转基因产业化的政策及法规并不清晰。1月16日,在“转基因农作物生物安全研究”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接受《第一财经日报》提问时表示,真实的原因是“科学数据不足。当初虽然中国设置了高门槛以期保护国内市场,但出现MIR的退运却是“一个意外的巧合”,“压根儿没想到这样一个效果。”

彭于发说,这个产品在美国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价的时候,都认为是安全的。在美国颁发安全证书开始运营后,(先正达)公司的科学家公开发表了一篇文章有结论称,对一种水蚤有影响。

尽管这在“统计分析上基本上不显著”,但问题是,他们公司在中国申请是前两年的事情,这与美国批准的时间差距有7-8年时间,而上述文章又是在这中间时间发表的。彭于发说,“对方(先正达)拿来的安全性评审资料中间没有交代这个事情。”

既然如此,彭于发说,这就相当于有点材料申报不实。如何解决呢?其实,只要一小段话就足够了。比如,“数据上确实有点出入,水蚤的体长小了一点。但是统计分析的时候差异不显著,总体上对生态没有不利影响。”

于是,第一次拒绝了。不过,大跌眼镜的是,第二次,对方委托中国一个机构去做实验,结果对方做了一个转基因的玉米、非转基因玉米对水蚤运动能力的影响,它还能不能活跃地跳起来,能跳多高。

“给了这么一个数据,我们一看就哭笑不得,我们要请他们进一步解释运动能力不变化,和体长变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彭于发说。

结果,第二次又拒绝了。第三次提交材料,对方委托了一个最权威的机构在中国做了全世界最规范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完全没有影响。不过,专家仍然较真:为什么在中国做实验的时候没有影响,而在美国做实验就有影响呢?

更加悲剧的是,第三次又拒绝了。第四次,彭于发说,对方就作出了合理解释,材料也齐全,专家也放心,于是就批准了。“前面这些都是科学家基于发现问题所给予的连续三次拒绝。”

三农业部公开MIR玉米环境和食用安全评价报告

编者按:因为屡次遇到中国海关退运,先正达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MIR一直为国内外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pz/7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