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骤降,感冒发热的病人明显增加。为什么有些人天气稍微变化一下就特别容易出现感冒、皮肤过敏等现象呢?
主要还是因为抵抗力太差了。人体防卫的堡垒不够强壮,轻易就让敌人进入。我们应该要去想办法加强这个堡垒,不让敌人进入我们体内。
毕良妍主任指出,很多人对感冒有错误的认识,如果感冒请勿盲目自行乱服用中成药,以免导致后期感冒加重难治愈。
你了解感冒吗?
很多人对感冒的认识有两个误区:
误区1:感冒并不都是“热”。
大多数人认为感冒发烧,咽喉痛都属于热,因此喝凉茶,自行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或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对于素体阳虚过脾胃虚寒的人就容易出现腹泻,咳嗽等变证,以致病程长,缠绵难遇。
误区2:乱服抗生素。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消炎可以治感冒,殊不知感冒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所以感冒服抗生素是没用的。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维护人体的正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身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动辄服抗生素只能徒伤人的正气,反而会易患感冒。
感冒的分类及治疗毕主任介绍,感冒主要归属于肺系疾病。肺主气,司呼吸。而人体的肺脏是一个特殊的器官,属于娇脏,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干燥和寒冷比较敏感。
因此,近日冷热交替并且干燥的天气对肺部影响更加大,易引发多种急、慢性呼吸道疾病。
感冒也与体质因素亦有密切关系。一般素体较弱,外邪侵体极容易发病。更甚者比天气预报还准,天气稍有改变就开始感冒。
01风寒型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咽痒、咳嗽、痰白清稀、头痛、四肢关节酸重、舌苔薄白。多见于突然天气转凉,受到风邪或寒气入侵。
治疗: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可用荆防达表汤,若恶寒、发热、无汗可加麻黄、桂枝;头痛身重加羌活、独活;食少或大便溏烂加藿香、苍术、厚朴可化湿和中。
02风热型恶寒轻,发热重,有汗但排除不畅,鼻塞流浓鼻涕,喉咙肿痛,咳嗽,痰粘稠,口干,舌苔微黄。多见于吃过于上火燥热食物或平素身体燥热。
治疗:当辛凉解表,清肺透邪。可用银翘散,若头痛加桑叶菊花清利头目,咳嗽痰多加杏仁、贝母;咽痛更甚加玄参、板蓝根清热利咽。
03暑湿型发热,恶寒轻,汗出但不解热,鼻塞流浓鼻涕,头昏脑涨,身重乏力,心烦口渴,或伴有想呕吐,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多见于夏天过于热盛,暑湿犯肺而感冒。
治疗:当清暑祛湿解表。可用新加香薷饮,若身重少汗加藿香、佩兰解表化湿;腹胀加苍术、豆蔻、半夏;小便短赤可加六一散、茯苓清热利湿。
04气虚型怕冷较重,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四肢不温。多见于平素容易感觉气不够,感到乏力疲倦,说话声音低微,容易出汗的体质,一般容易反复感冒。
治疗:当益气解表。恶风、易出汗、反复易感冒可常服用玉屏风散。
05阴虚型身热,少许恶风,少汗,头痛,心烦,干咳少痰,头晕心悸等。多见于体形消瘦、面色晦暗、容易喉咙痛,双目干涩,手足发热等患者,一般容易反复感冒。
治疗:当滋阴解表。可用加减葳蕤,若咽干、咳嗽、少痰加牛蒡子、浙贝母;心烦口干加竹叶、天花粉以清热除烦。
毕主任告诫大家,感冒也需要分对证型,不要自行随意乱服用药。
预防感冒与日常养护
感冒虽然说是小病,但是严重起来鼻塞头晕脑胀也极其影响生活,甚至会因为感冒发作而引发鼻炎、鼻窦炎、腺样体的发作。
1.适当锻炼,例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等,运动也不能过量,微微出汗即可,不可大汗淋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