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txbyjgh.com/
中药黄芩,被誉为“植物界的抗生素”,是中国传统中药材的瑰宝。它生长在气候温和的山林中,以野生为主,其根部富含药用成分。采收后,经过切片晒干,便成为我们熟知的中药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
黄芩,这一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承载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它的产地遍布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山东等地,春秋两季是最佳的采挖时机。经过去除泥沙和须根的精细处理,再晾晒去粗皮,便成为了我们常用的中药材。
黄芩性寒味苦,能够归入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为中医临床上的常用药物。它具有清热泻火、除烦解躁、安胎止血的显著功效,对于热证如肺热咳嗽、咯血、痢疾,以及湿热黄疸和胎动不安等症,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脾胃虚寒者需慎用此药。
在古籍中,黄芩也被广泛记载。《本草纲目》中提到其能治疗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等症。《神农本草经》则称其能主治诸热黄疸、肠僻泄痢等。《名医别录》更是详细列举了其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等功效。黄芩的众多功效与广泛作用:
黄芩,这一珍贵的中药材,在中医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性寒味苦,能够归入多个经脉,为治疗多种病症提供了可能。它不仅能清热泻火、除烦解躁,还能安胎止血,对于肺热咳嗽、咯血、痢疾等热证,以及湿热黄疸和胎动不安等症,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此外,黄芩在古籍中也被广泛记载,其疗效得到了历代医家的认可。1、抗菌消炎与抗病毒
黄芩,这一中药瑰宝,在抗菌消炎及抗病毒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功效。它不仅能有效抑制和消除人体内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还能对多种皮肤真菌产生显著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黄芩还能遏制乙肝病毒和乙脑病毒的活性,从而降低脑炎与肝炎等疾病的发病率。2、增强免疫功能
黄芩,这一中药材,在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亦大有裨益。其内含的黄芩苷成分,在人体内能发挥显著作用,不仅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还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再生与代谢,进而使人体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提升。3、清热解毒
黄芩不仅在增强免疫功能方面表现出色,还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当人们感冒时,常常会出现咽喉肿痛、发烧和咳嗽等不适症状,此时服用黄芩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助力感冒快速康复。此外,黄芩在日常服用中还能发挥保肝利胆的功效,它能提升肝脏的解毒能力,从而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4、安胎
黄芩不仅擅长清热解毒,还是安胎的良药。当女性在怀孕期间遇到胎动不安或先兆流产等困扰时,黄芩能发挥显著的治疗作用。它常与竹菇和白术等中药材一同煎制后服用,每日一次,连续服用三到五天,即可明显减轻胎动不安的症状。此外,黄芩还具有利尿、降血压以及解痉安神等多重功效。
良方精选:
《方1》
配方:黄芩与适量白酒。
制法:将黄芩晒干后研成粉末。
用法:每次取6克粉末,用白酒冲服。
功效:此方适用于少阳头痛,特征为头痛时连及耳根和发际,或偏头痛伴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目眩等症状。
《方2》
配方:黄芩60克与适量米醋。
制法:将黄芩浸泡在米醋中7日,然后炙干研成末,再加入米醋拌匀制成小丸子,大小如绿豆。
用法:用白酒送服,每次6克,每日两次。
功效:此方对月经失调有调理作用。
《方3》
配方:黄芩、云苓、柴胡、当归、秦艽、炒白芍、制附片、法半夏、陈皮各9克,白芥子、甘草各6克,以及适量白酒。
制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后滤渣取汁。
用法:每日服用一剂,分两次服用,并用白酒作为引子。
功效:此方能化痰祛风、止痛和脾,适用于肩周炎及心胸烦闷者。
《方4》
配方:黄芩、柴胡、龙胆草、栀子、生地黄各9克,木通、车前子、泽泻、当归各6克,甘草3~5克。
制法:将药材加水煎煮后取药汁。
用法:每日服用一剂,分两次服用。
功效:此方能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或急进型高血压,改善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状。
《方5》
配方:黄芩、龙胆草各6克,枳壳3~4.5克,黄连、甘草各3克。
制法:将药材加水煎煮后取药汁。
用法:每日服用一剂,分两次服用。
功效:此方专为清热解毒而设,特别适用于多发性睑腺炎的治疗。
《方6》
配方:黄芩10克。
制法:将黄芩加水煎煮后滤渣取汁。
用法:一次性服用。
功效:此方适用于内热炽盛型水痘的治疗。配方:黄芩、沉香、半夏、茯苓各9克,礞石20克,大黄、橘红、甘草、生姜、乌梅各10克。
制法:将上述药材以水煎煮,取其药汁。
用法:每日服用一剂,分两次服用。
功效:此方能够清热化痰,特别适用于脾胃痰火所导致的耳鸣症状,如两耳鸣响、胸脘痞闷以及呕吐黄黏痰涎等。
《方8》
配方:黄芩、白芷、前胡、天花粉、浙贝母、赤芍各10克,玄参12克,防风、陈皮各8克,桔梗6克。
制法:同样以水煎煮上述药材,取其药汁。
用法:每日服用一剂,分两次服用。
功效:此方旨在祛风清热、化痰散结,特别适用于脸腺炎的治疗。
《方9》
配方:黄岑、黄柏、黄连、秦皮、蕤仁、决明子各18克,栀子7克,大枣3枚。
制法:将上述8味中药材加入克水中浸泡后煎煮,去渣后得到约毫升的药液,待其温度适中后备用。
用法:用洗眼杯冲洗眼部,每日进行1~2次。
功效:此方有助于清热解毒、泻肝明目,适用于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以及急性结膜炎等眼部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