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失眠是指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影响患者日间生活及工作。
夜尿频也可称为夜间多尿症,简称夜尿症。夜尿症定义为:夜间睡眠中醒来需要排尿的次数≥1次。但是临床发现只有1次夜尿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2次以上的夜尿更具备治疗的意义。成年男性夜尿症的患病率为9%-14%,老年、下尿路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男性患病率更高。夜尿症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在50-59岁的人群中,约近一半患有夜尿症。
夜尿症不是一种临床上的急危重症,致使很多患者重视不够,但≥2次的夜尿症对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夜尿症伴随的睡眠障碍、睡眠缺失,会导致疲劳、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生活质量下降。53.4%的夜尿症患者承认夜尿症导致的睡眠障碍干扰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夜尿症也可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和各种患病率提高;据统计,每晚夜尿3次以上者每年患病时间>75天,且频繁夜间起床会增加老年患者跌倒骨折机率和风险。
失眠与夜尿症本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越失眠,起夜就会越多,起夜越多,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了失眠。中医认为失眠即是阳不入阴,失眠状态下,白天该有的正常功能,夜晚则仍进行,包括排尿与思维活动,表现出夜尿与梦,且静则智慧生,夜梦常能制造突破,平常人甚至可以在梦中编出一部精彩的剧本。老年人虚不制下,阳本虚,夜晚阳入于阴,则致固摄更加不能。年轻人也可见单纯夜尿增多,常伴失眠早泄与阳强易起,心肾不交者常见,肾水失于温煦,心火虚延,且水火本不可交融,有土故能,思虑过度则损伤脾土,进而引起或加重心肾不交。临床治疗中,可辨证予二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三甲复脉汤、潜阳丹、封髓丹等古方治疗。针灸治疗可选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气穴、气旁、水分、水道、归来等,直刺得气后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留针,可取得确切稳定的疗效。
中医治疗失眠的辩证分型
1.心脾两虚证
如果长期的思虑劳神,必定会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如果再被套上失眠的枷锁,那就是心脾两虚证型的失眠症了。这种证型的失眠,在临床上有什么特征呢?一般而言,常以失眠多梦,睡觉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为主要证候。在舌脉上,多以舌淡苔薄,脉沉细弱为主要特征。要对症下药,就得先确定明确的治疗原则。那么,心脾两虚型失眠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治疗原则呢?当然是以补脾益气、养血安神为基本原则。至于选方用药,当以归脾汤(白术9克,茯神9克,黄芪12克,龙眼肉12克,酸枣仁12克,人参6克,木香6克,炙甘草3g,当归9克,远志6克)加减为妙。
2.心虚神怯证
失眠与心神的关系比较密切,比如心虚神怯就是常见的一种。这种证型常以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为主要病证,在舌脉上,多以舌淡,脉弦细为主要特征。在治疗上,自然要以养心安神为主,可用琥珀养心丹[琥珀6克,煅龙齿30克,远志(黑豆、甘草同煮,去骨)15克,石菖蒲15克,茯神15克,人参15克,炒酸枣仁15克,当归21克,生地黄21克,黄连9克,柏子仁15克,朱砂9克,牛黄3克]加减治疗。
3.阴虚火旺证
如果在临床上出现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潮热颧红,盗汗口干等证候,舌脉多以舌红少津苔黄,脉细数为特征的,这就属于阴虚火旺证型了。一般可以采取滋阴降火安神的治疗原则,选方用药时可用黄连阿胶汤(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鸡子黄2枚,阿胶9克)或天王补心丹(酸枣仁12克,柏子仁10克,当归10克,天冬9克,麦冬10克,生地15克,人参10克,丹参9克,玄参10克,云茯苓12克,五味子8克,远志肉9克,桔梗8克)加减。
4.痰热扰神证
古人曾有“百病多因痰作祟”的论述,其实失眠也不例外。在失眠的众多证型中,就有痰热扰神证。主要证候是不寐,头重头晕,咳嗽痰多,胸闷,纳呆,心烦懊憹,口苦,目眩,舌脉则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主。在治疗原则上,当以清热化痰、安神定志为主,可采用清心涤痰汤(竹茹、橘红、姜半夏、茯苓、枳实、生甘草、麦冬、炒枣仁、人参、菖蒲、南星、川黄连各等分)或黄连温胆汤(生姜12克,半夏6克,橘皮9克,竹茹6克,枳实2枚,炙甘草3克,黄连6克)加减。
5.瘀痰内阻证
古人还有“百病生于瘀”的说法,在失眠这个病中,也存在痰瘀相互搏结的证型,临床常以不寐,头重昏蒙,胸闷痞胀为基本症状,以舌质紫暗,苔腻,脉沉滑为主要舌脉特征。在治疗上,当以祛痰化瘀为原则,遣方用药时当以加味四物二陈汤(当归6克,川芎6克,白芍药6克,熟地6克,陈皮去白6克,半夏6克,白茯苓6克,酒炒黄芩6克,薄荷3克,炙甘草3克)加减化裁为妙。
6.肝郁血虚证
失眠这种疾病,与心情也有一定的关系,情志不遂也往往导致睡不着觉。如果因情志所伤的失眠,在临床上会出现什么样的证候呢?一般而言,会出现不寐,多梦,精神抑郁,喜叹息,面色淡白,容易疲劳等症状,舌脉以舌淡,脉细弱为主。当以疏肝理气、养血安神为治疗原则,临床选方时,可采用酸枣仁汤(酸枣仁12克,甘草3克,知母6克,茯苓6克,川芎6克)加柴胡、夜交藤、珍珠母等。
7.肝郁化火证
如果情志不畅,又加上素体较虚,就容易出现肝郁化火证。在失眠这个疾病里,如果属于肝郁化火证的话,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先从症状上来看吧,大致以不寐,性躁易怒,胸胁胀闷,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为主,在舌脉方面,多以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基本特征。治疗应以疏肝清热、解郁安神为原则,处方用药时,可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6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8克,生地黄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加减。
8.中焦不和证
在古老的《黄帝内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叫“胃不和则卧不安”,在失眠的证型之中,就有中焦不和之证,这种类型在临床上常以失眠多梦,脘闷嗳气,腹胀不适,大便不爽为主要症状,在舌脉上,多以苔厚腻,脉弦滑为特征。治疗时,应以调中和胃为原则,可采用平胃散(苍术9克,姜厚朴6克,陈皮去白9克,炙甘草3克)加神曲、山楂炭、炒麦芽化裁调治。
······································································································
附其他中医经验:
失眠的中医治疗各说纷纭,看似全面详细,实则头绪多、旨意乱,临症收效甚微。中医治疗失眠名方也很多,诸如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孔圣枕中丹、朱砂安神丸等,但临床单用,往往疗效甚微。
我把失眠分为两型:阴虚火旺型和心脾两虚型。
阴虚火旺型患者多有形体消瘦、心烦燥热、手足心热、面部烘热、耳鸣耳堵、头晕目胀、夜梦连连、面部容易长痘等。此型源于肝肾阴虚,阴虚则火旺,阳气上越而不得下潜入阴。治疗上则着重填补肝肾,滋阴养血,佐以安神潜阳之品。基本方:柴胡、黄芩、黄连、芍药、当归、桃仁、苦杏仁、熟地、鳖甲、天花粉、生牡蛎、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熟附子。方解:柴胡疏肝理气;黄芩清肝火;黄连清心火;当归、芍药、熟地、天花粉滋阴养血生津;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敛阴养心安神;鳖甲、牡蛎滋阴潜阳,引阳入阴;桃仁、苦杏仁降气;熟附子引火归元。
心脾两虚型患者多有体型偏胖,胃口欠佳,进食油腻及寒凉食物容易引起胃痛甚至呕吐,有的患者早晨没有食欲,或者进食即吐,白天昏昏欲睡,夜间又时睡时醒,睡眠很浅,眼袋重,还常伴有颈肩酸痛等症状。此型源于脾胃虚弱生痰生湿,痰湿蒙蔽清窍,使人昏沉欲睡又似睡非睡,头部沉、胀、痛。治宜温阳健脾利湿,行水消痰。基本方:熟附子、干姜、炙甘草、茯苓、白术、桂枝、泽泻、黄芪、党参、砂仁、陈皮、厚朴、龙骨、牡蛎。方解: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黄芪、党参、砂仁、陈皮、厚朴、泽泻健脾利水化湿;龙骨、牡蛎潜阳安神;熟附子、干姜、甘草组成回阳救逆的四逆散,即助脾胃又引火归元。
病例1:患者程某,女,68岁,年3月初诊。患者自30来岁就开始失眠,逐年加重。刻下:形体消瘦,面红如醉,血压高,有鼻炎史40多年,牙齿松动,经常头晕耳鸣目胀,便秘,手脚冰凉,有膝关节炎多年,难以入睡,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每天只有2.5小时左右的睡眠,有时彻夜不眠,即使入睡,也跟没睡似的,梦魇不断,白天精神疲倦。舌边红苔薄,舌中后部苔黄腻,脉弦浮。证属肝肾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处方:柴胡24、白芍30、当归15、黄芩12、黄连6、茯苓15、桂枝12、桃仁15、杏仁12、酸枣仁30、柏子仁15、熟地30、鳖甲15、熟附子9、黄柏15、知母15、天花粉30、生牡蛎30。7剂,水煎服,日1剂,煎成后,打入鸡蛋黄2个。
二诊:睡眠时间延长至4小时左右,夜梦减少,脾气好转,心烦燥热减轻。原方加夜交藤30、浮小麦30,继服14剂。三诊:耳鸣面红心烦等症状消失,睡眠已达6小时左右。守方继服14剂后,枕安丸及枯木丹调养1个月,诸症痊愈,并且血压降至正常。
病例2:患者李某,女,34岁,失眠半年余。年9月初诊:夜间难以入睡,睡眠较浅,容易醒,难以再次入睡。白天精神萎靡,昏昏欲睡,但又睡不着。胃口差,口里淡,有时想吐,喉咙经常有痰,肩胛酸痛,大便粘腻。脉沉滑,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水滑。证属心脾两虚,治宜健脾化湿,处方:熟附子15、干姜12、炙甘草9、白术15、茯苓18、泽泻18、桂枝15、黄芪15、砂仁9、厚朴15、陈皮24、半夏15、益智仁9、仙灵脾15,、龙骨30、煅牡蛎30。共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胃口改善,食欲增加,睡眠明显改善,白天精神好转。守方继服14剂后,健脾养心丸调理1月,诸症痊愈。
病例3:患者邱某,男,38岁,睡眠易醒3月余。年11月初诊:患者每晚十点半左右入睡,凌晨1点多钟就醒,直到4、5点才能又睡一会,白天精神不佳。患者是公司白领,平素工作繁忙,压力大,脑力活动多。食欲欠佳,大便不成型。脉沉细,舌胖淡有齿痕,苔白腻。证属心脾两虚、肝郁气滞,治宜调和肝脾、健脾养血安神,处方:柴胡24、白芍24、枳实12、炙甘草12、当归18、白术15、茯苓18、桂枝15、陈皮18、酸枣仁30、合欢皮15、柏子仁15、熟地30、鳖甲15、桑葚15、五味子9、煅龙骨30、煅牡蛎30。共7剂,日1剂。
二诊:半夜醒来的时间明显缩短,容易再次入睡,原方加百合15、夜交藤30,继服14剂后,枕安丸调养1月,诸症痊愈,一觉睡到天亮。
附中成药介绍:
1、枕安丸: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酸枣仁、合欢皮、柏子仁、五味子、茯神、当归、白术、龟甲、龙骨、远志、石菖蒲、黄连等组成,是综合四逆散、酸枣仁汤、孔圣枕中丸等名方加味而成,具有疏肝理气、养血敛阴安神、交通心肾、引阳入阴等作用,是具有较强安神助眠作用的中成圣药。
2、健脾养心丸: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远志、石菖蒲、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川芎、枸杞、五味子、砂仁等组成,是养血安神名方归脾汤加味而成,具有健脾化痰利湿、养血安神等作用,是健脾养血助眠的中成药。
3、枯木丹:由熟地、何首乌、龟甲、鳖甲、鹿角霜、枸杞、菟丝子、补骨脂、石斛、女贞子、巴戟天、龙眼、当归、白芍、五味子、茯苓、泽泻等三十多种药材组成,取枯木逢春之意,能大补肝肾阴精、添精益髓、培本固元,长期服用能延年益寿、乌须黑发,是治疗肝肾阴虚、养生保健的中成良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