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出《医学心悟》。
组成:贝母瓜蒌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专治干咳痰少难咯。
功能清热润肺,理气止咳。
可作为干咳痰少的首选方,一见干咳痰少难咯,就要想到本方。
1、原方组方思路
清润祛痰并用。
原书载:“燥痰涩而难出,多生于肺,肺燥则润之,贝母瓜蒌散。”
2、一句话主治要点
干咳痰少难咯。
3、亮点
组成简单,用药精当,疗效确切。贝母瓜蒌天花粉清润,茯苓橘红桔梗宣肺理气祛痰。
亮点在于瓜蒌和天花粉,天花粉即瓜蒌之根,此处用瓜蒌之果实和根,两者皆凉润而能宣通。
干祖望认为天花粉有“消除异物之力”,可用于排脓排痰,排除败津腐液。
用于此处,一举两得,既能清润,又能祛痰。
4、鉴别替换
类方鉴别:
养阴清肺汤治肺阴虚燥热而咳,病位在肺。
麦门冬汤主治肺胃阴虚燥热上逆而咳呕,病位在肺胃。
百合固金丸治肺肾阴虚火旺而咳,病位在肺肾。
本方治肺燥热而痰黏,病位在肺。
上述治燥三方中,三方阴虚和燥热的程度较之贝母瓜蒌散更重,故而重在滋润和清热,而贝母瓜蒌散针对的是痰少难咯之干咳,故而重在清润祛痰。
本方药物精当,贝母瓜蒌天花粉三药无可替代。
若天花粉缺货,可用芦根代替其清润之功,但祛痰及通行之力仍不能替代。
橘红缺货,可换用陈皮,但剂量均不宜太大。
桔梗开宣肺气,一方面利气祛痰,一方面防止贝母瓜蒌三药清润降下太过,影响肺之宣发,故而亦无可替代。
5、拓展
本方清润而祛痰,瓜蒌天花粉又能润通,故而大可以治疗阴虚内热而痰凝者。
①治痤疮。可用于治疗青春期阴虚燥热而面部泛发淡红色和暗红色的痤疮大有效用。不单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之干咳痰少,还可以广泛用于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使用时将川贝换成浙贝,再加玄参牡蛎成消瘰丸之意。
②治慢性咽炎。用于治疗抽烟多、熬夜多、用眼用脑多、讲话多的咽干舌红苔少痰黏喉痒干咳者。可合用玄麦甘结汤效果更好。
③治大量烟酒后不适证属阴虚燥热有痰者。
④治初发血糖升高,无明显不适无证可辨者,当然,症状明显,证属阴虚内热者伴干咳者更为适宜。
⑤治肢体关节疾病,一方面用于缓解激素副作用,可再加补肝肾强筋骨之桑寄生杜仲怀牛膝,一方面用于缓解期润通经络关节而除痰,可与治疗鹤膝风之四神煎合用。
6、内化
治疗燥咳,重点在清润,而不在于祛痰。
川贝母清润化痰,燥咳必用!
临床使用时,遇到体瘦素有阴血不足者初发咳嗽,阴虚不重,干咳痰少者,用贝母瓜蒌散。
若阴虚重,燥热轻,干咳少痰,贝母瓜蒌散再加增液汤和白芍,加强清润之力。
若阴虚肺热更重一层者,亦可直接用养阴清肺汤。
病久,阴虚燥热再重一层,至肺肾阴虚火旺者,用百合固金丸。
若肺肾阴虚火旺而咳嗽剧烈者,可于百合固金丸中再加瓜蒌天花粉加强祛痰止咳之力。
另,麦门冬汤和竹叶石膏汤两方皆治阴虚内热,提示半夏与麦冬合用治疗肺胃之气上逆引起的呕逆咳嗽,不避阴虚燥痰,不怕半夏之燥。
使用时一则配伍清热药如竹叶石膏,一则参草粳米滋补阴液,再配伍麦冬以润之制其燥即可。
临床使用本方时,川贝价昂,多用粉另包,每剂6g左右,分3~4次兑入药汁中吞服;瓜蒌多用仁,以其属仁润燥之力更强,亦可瓜蒌仁、瓜蒌壳、天花粉三者同用,剂量可各用至30g,茯苓橘红各用10g,桔梗少用3~5g即可。
~全文完~
声明: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因个人自行购用出现任何后果,本人概不负责!
同尘赞赏
人赞赏